-
香芬 發達集團副處長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4-06-20 11:23
你可知道美國學生怎麼看孔融讓梨?
不久之前,在上海一所小學一年級語文考試中,一名小學生在回答「如果你是孔融,你會怎麼做?」的題目時,稱「我不會讓梨」,卻被老師打了大大的紅叉。這張考卷被孩子的父親發現後,拍成照片放到網路上,被網友大量轉發。讓人不禁思考,華人傳統的教育思維,是不是該改變了?
美國學生怎麼看孔融讓梨?
無獨有偶,一名在美國國小教中文的老師,在課堂上講完孔融讓梨的故事後,一名美國小孩的反應讓老師相當驚訝…
老師:關於孔融讓梨你們怎麼看?
學生:爸爸的朋友為什麼要給孔融家帶梨?
老師:作為禮物。
學生:既然是禮物一定要是好梨子了,為什麼還明顯地有大有小,不能一樣大嗎?
老師:……
學生:既然梨子有大有小,爸爸為什麼還要四歲的孔融去分,一旦分不公平怎麼辦?分出去了的梨子難道再要回來?
老師:……
學生:為什麼要分給每個人吃,不愿吃不吃、誰愿吃誰自己去拿那不行嗎?
老師:那樣或許會不公平。
學生:但孔融這樣分也不一定公平啊,所有的兄弟都得根據孔融的喜好得到梨子,他們的選擇機會被剝奪了,分到最大梨的兄弟說不定不喜歡吃梨呢。
老師:你說的對,這個故事的確基於每個人都喜歡吃梨的假設前提。
學生:孔融為什麼對哥哥和弟弟實行前後矛盾、絕對相反的標準呢?他難道沒有固定的做事原則嗎?
老師:他是在表現謙讓。
學生:他要表現自己的謙讓,自己拿一個最小的就好了,他為什麼不給其他兄弟表現謙讓的機會呢?
老師:那你怎麼看孔融?
學生:我不喜歡孔融,他這麼做對別人不公平,剝奪了其他兄弟選擇和表現的機會。
學生:而且我覺得孔融不誠實。
老師:為什麼?
學生:他不負責任,讓沒有行為能力四歲的孔融分梨,而且他也沒有是非觀念,孔融分梨的行為很主觀武斷卻得到了父親的表揚。
老師:……
學生:這個故事不好,鼓勵主觀武斷,剝奪了民主,這種扭曲自己的欲望去贏得贊揚的做法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行為。
老師:要是你是孔融會怎麼做呢?
學生:把梨放到桌子上,自己拿就好了呀。
儒家思想反而限制了臺灣學生的思辨能力?
美國學生的發言或許多少有點詭辯的成份存在,但是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發現他和華人孩子的不同:
思路靈活、論述清楚
面對師長仍能不卑不亢、勇於說理
仔細想想,即使是身為三、四十歲的年輕家長,往往也從小受到儒家觀念的灌輸,但是這樣的觀念,真的跟得上現在的時代嗎?在凡事講求獨立思考的現代,一昧的向孩子講述這些老古版的故事,會不會反而限制了他們的思辨能力呢?
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怎樣才能培養出像故事中一樣,「大膽思考、勇敢表態」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