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地 發達集團董事長
來源:健康養身   發佈於 2020-04-19 05:19

冷凍水餃煮法

豬肉不可生食,因有「豬肉絛蟲(Taenia so lium)」(絛,音掏)寄生,攝食後,會寄生在人體的腸道裡。產卵後,孵化的幼蟲會穿過腸壁進入腹腔亂竄,最後寄生在腹腔、橫紋肌、腎、脾、肺、心肌、舌肌、淋巴組織、眼或腦部等,引發「囊蟲病(cysticercosis)」。發生在眼部的,會造成視網膜病變;在腦部的,則可能引發水腦,甚至死亡。
傳統的水餃煮法:先把水煮滾,然後放入水餃,蓋上鍋蓋,繼續煮滾後,再加入一大碗冷水,蓋上鍋蓋,再煮滾,如是重複三次。(這樣的煮法時,世上還沒有冰箱或冷凍庫);對現包的水餃,這樣的程序確實足可將水餃裡的肉餡煮熟,殺死寄生在豬肉裡的絛蟲。
然而現在我們很難有閒情逸志,在家裡捍水餃皮,調餡,現包現煮。對從超市買回,或偶爾全家包好後,貯放在冰箱裡的冷凍水餃而言,按照上述的傳統煮法,常會發現裡頭的豬絞肉還半生不熟,略帶紅色(煮熟的豬絞肉會呈白色),吃得讓人心驚,於是只好再多加一、兩次冷水煮滾。結果常是水餃皮都煮爛了,餡裡的豬絞肉仍沒有完全煮熟。在還不知「囊蟲病」之前,或許會自我安慰,不吃難道要倒掉嗎?知道「囊蟲病」後,恐怕也只好倒掉,或再也不買冷凍水餃了。
突破性的煮法,可將冷凍水餃的肉餡完全煮熟。
將冷水放入鍋內,瓦斯爐點火後,立即加入冷凍水餃,蓋上鍋蓋,待煮滾後,再重複一、兩次加冷水,蓋上鍋蓋煮! 滾! 即可。在水餃第一次煮滾之前,要偶爾用鍋鏟輕輕推動一下,以免黏在鍋底。冷水煮現包的水餃,水餃皮當然會糊掉,但煮冷凍水餃,則不會。水滾後才下冷凍水餃,水餃處在內凍外滾的環境,麵皮很快就被燙熟了,而穿過麵皮的熱量,進入結凍狀態的菜肉餡時,要解凍,又要煮熟它,需要很長時間。因此常在內餡還沒煮熟之前,麵皮就已經煮爛了。這樣煮出來的水餃,不但難看、難吃,而且衛生堪虞。
冷凍水餃和冷水一起加熱,當水溫慢慢上升的同時,麵皮和內餡的溫度也跟著慢慢上升,到水滾時,水餃內、外和滾水的溫度已非常均一,因此煮出來水餃,彈性好,肉餡熟,安全衛生又可口。同樣乾麵條也可以用冷水直接煮,水滾了,麵也幾乎熟了。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