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亭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健康養身   發佈於 2019-09-11 10:35

靜脈曲張是什麼原因、該怎麼辦?一篇看懂靜脈曲張症狀與治療方法!

【早安健康/張承宇報導】腿部經常沉重、腫脹、無力又找不出原因,兇手很可能是靜脈曲張!靜脈曲張並不只是腿冒青筋的外觀問題,根據長庚醫院研究,靜脈曲張患者罹患深層靜脈栓塞機率是一般人的5.3倍,罹患肺栓塞、周邊動脈疾病的機率也比一般人高。在台灣,將近半數的人在一生中會出現下肢靜脈曲張問題,更是大意不得。
靜脈曲張又稱靜脈瘤、浮腳筋,會發生在下肢、食道、直腸等部位,其中以下肢靜脈曲張的情況最為常見。根據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的衛教資料,台灣約有40~45%的人一生內會有下肢靜脈曲張的問題,其中女性佔約70%,男性佔約30%。
然而靜脈曲張早期沒有明顯症狀,通常會從小腿搔癢、腿部酸痛腫脹、沉重、疲勞開始,之後漸漸在站立時,小腿後膝蓋窩的地方才會開始突出腫大的青筋,也就是靜脈曲張的典型特徵。若是放任不管,除了可能會有潰瘍、血流不止等症狀以外,甚至會造成肺栓塞、深層靜脈栓塞等併發症。
長庚醫院則於2018年3月發表研究資料指出,靜脈曲張患者罹患深層靜脈血栓的機率是一般人的5.3倍,肺栓塞、周邊動脈疾病的罹患率則分別是一般人的1.73倍與1.72倍。周邊動脈栓塞、深層靜脈栓塞可能會使動脈血液循環受阻,讓患部缺血、壞死,甚至截肢;肺栓塞可能會引發心肺衰竭、休克甚至死亡。因此,平時如果有出現靜脈曲張的症狀,就應多加注意,並諮詢醫師意見,及早進行治療。
靜脈曲張症狀
日本胃腸科醫師今村甲彥表示,許多人腳部腫脹、無力的原因其實是靜脈曲張造成的,並列出了靜脈曲張的症狀:
腳部無力、疼痛、沉重感
腳部腫大
腳部發癢
皮膚變成茶褐色
皮膚變粗糙,並且容易受到輕微刺激就出血
造成皮膚發炎,並且很難癒合
睡覺時腳抽筋
長庚醫院皮膚科副主任張學倫曾在受訪時指出,靜脈曲張久了還會造成腿部發炎反應,而這些發炎因子,有可能會跑到周邊的深層靜脈或是肺部,造成深層靜脈栓塞、肺栓塞等疾病。肺栓塞有30%的患者在一星期內死亡,而這些死者裡面有25%是當場猝死,不可謂不嚴重。
靜脈曲張原因
人體的血液會從心臟送出,到達靜脈後再送回心臟,而為了防止血液逆流,靜脈內會有一個稱為靜脈管璧壁瓣膜的部位,像是閥門一樣擋住血液回流。高雄榮總衛教資訊指出,若是靜脈管壁瓣膜不完全,或是因為其他原因使靜脈受到壓迫,就會讓流過靜脈的血液受到阻礙,使管壁內壓力增加,讓管壁變成囊狀,造成靜脈曲張。
以下列出可能造成靜脈曲張的因素:
久站:久站是靜脈曲張最大的原因,如餐飲業、服務業、護士等需要站著工作的族群,特別容易罹患靜脈曲張。
靜脈壓力、腹內壓力增加:例如懷孕、腹水、腹部腫瘤,會讓靜脈壓力、腹內壓力增加,造成靜脈曲張。
遺傳:家族若有靜脈曲張病史,會讓後代容易罹患靜脈曲張。
年齡:年長者會因為血管缺乏彈性而容易罹患靜脈曲張。
性別:受到黃體素等荷爾蒙影響,女性罹患靜脈曲張的機率高於男性。
美國非營利慈善單位 「Vascular Cures」資料指出,靜脈中的瓣膜(vein valves)能夠讓下肢的血液對抗地心引力而向上回流,並避免血液在靜脈內逆流(venous reflux)。當靜脈瓣膜功能失常,可能造成靜脈曲張。
靜脈瓣膜失常的原因可能包括
靜脈血管壁衰弱,導致靜脈擴張、瓣膜破漏。
曾有靜脈血栓病史,導致靜脈瓣膜受損。
先天性的瓣膜缺損。
靜脈曲張可能是遺傳性的疾病,這類病例在家族中有多名靜脈曲張病患時確診;另外靜脈曲張也可能是創傷、外傷造成。
不論病因為何,瓣膜功能異常會導致靜脈血流滯留、導致腿部血管壓力過高,因此進一步擴大靜脈曲張程度,增加皮膚病變、腳踝潰瘍等症狀的風險。
大隱靜脈等重要血管的血液逆流,可能是靜脈曲張引起疼痛的隱因之一。血液逆流如果沒有治療,也可能導致多種更嚴重的症狀。
靜脈曲張預防方法
靜脈曲張可以透過以下方式預防:
維持正確姿勢,盡量不要翹腳
避免久站或久坐,最少每小時要活動一次
睡覺時或不定時將腿抬高,使腿部高於心臟位置
肥胖者應減重,可減少靜脈曲張機率
避免高溫,高溫會讓血管容易擴張
避免便秘、慢性肺病等會造成腹壓升高的疾病
部分避孕藥可能會引發靜脈曲張,應先諮詢專業醫師、藥師
穿著彈性襪,使靜脈沒有擴張空間,最好早起時立刻穿,若等腳腫後再穿就無效
若已發生靜脈曲張,應及早治療,避免惡化
改善靜脈曲張的生活習慣
靜脈曲張與肥胖相關,因此建議患者減重以避免靜脈曲張惡化病預防復發。
規律的雙腳屈伸運動、散步健走,都可能有助改善小腿的幫浦作用。
每天4次將雙腳抬至與心臟同高、維持30分鐘,避免久站或久坐。
戒菸。
舒緩、控制靜脈曲張症狀的運動
美國註冊護理師 Debra Rose Wilson 所審訂的一篇 文章建議,靜脈曲張患者可以藉由一些方式,幫助控制或改善症狀,其中一項就是運動,因為運動有助於促進腿部的血液循環,將下肢靜脈中聚積的血液往回推,同時也能降低血壓,減少靜脈曲張發生的原因。
低衝擊的運動能夠促使小腿肌肉運作,同時不會造成過度傷害,這類運動包括游泳、健走、騎腳踏車和瑜珈等。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