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4-30
台股盤前要聞。(圖:shutterstock)
4/30 台股盤前要聞
1. 台股 29 日上漲近 200 點,來到 20232 點,外資也連三買,買超 94 億元,個股方面,外資除了買超台積電逾 7000 張外,金融股股利吸「金」,也獲外資大舉掃貨。
2. 市場傳出美國總統川普有意緩解汽車供應商的壓力,將調整關稅措施,激勵資金入市,多數亞幣反彈,
新台幣 29 日午盤過後更是越走越高,終場收在 32.229 元,升值 2.36 角,升幅達 0.7%,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值也一舉放大至 15.93 億美元。
3. 聯發科 (
2454-TW) 公布最新年報,董事長蔡明介指出,去年旗艦晶片天璣 9400 廣獲市場好評,推升旗艦晶片營收雙倍成長,貢獻逾 20 億美元營收,也看好公司將透過技術創新、產品升級與全球夥伴合作,加速開發先進 AI 解決方案,穩健推動成長。
4. 國泰金控 (
2882-TW) 29 日公布最新股利政策,經董事會決議每股分派現金股利 3.5 元,追平 2022 年的最佳紀錄,遠遠超出市場預期,若以今日收盤價 55.7 元計算,現金殖利率約 6.28%,也超過中信金 (
2891-TW)5.89%,股利及股息殖利率暫居目前已公布股利的公控第一。
5. 鴻海 (
2317-TW) 董事長劉揚偉看好,隨著生成式人工智慧 (AI) 快速發展,市場對 AI 伺服器及雲端基礎設施的需求將持續上升;面對關稅不確定性,則積極分散生產基地,減少對單一地區的依賴,並尋求與客戶更緊密的合作,共同應對關稅帶來的成本壓力。
6. 經濟部長郭智輝 29 日坦言,若台積電 (
2330-TW) 在美國的 6 座廠皆完工後,供應鏈有外移可能,約是 7、8 年後的事情。對此,和碩 (
4938-TW) 董事長童子賢則指出,台積電的研發及決策主軸仍在新竹,若少了新竹的支援,認為美國廠區難以運作。
外資買超 94 億元連三買 敲進台積電同步掃貨金融股
〈台幣〉強升 2.36 角至 32.229 元 創逾 5 個月來新高價
仁寶評估北美擴產計劃 降低對單一地區依賴 提高供應鏈韌性
宏碁彈性策略應對關稅風險 陳俊聖:2025 AI PC 將占出貨 4 成
劉揚偉:AI 需求持續上升 鴻海積極分散生產減少單一地區依賴
聯發科去年旗艦晶片躍進 營收貢獻逾 20 億美元
國泰金豪發 3.5 元現金股利 殖利率 6.28% 硬擠下中信金暫居第一
台積電在美 6 廠若完工恐使供應鏈外移 童子賢:少了新竹 美國廠仍難以運作
5 月核電就要歸零 電從哪來?郭智輝認了:84% 靠火力發電 明年綠能目標 20%
〈旺宏法說〉Q1 虧損收斂 每股虧 0.47 元
〈力成法說〉記憶體客戶減產 Q1 EPS 1.58 元探兩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