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姑媽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8-06-15 15:54
驚!比癌症還致命 心血管疾病年奪4.8萬條人命
衛福部今公布年度10大死因,癌症雖以年奪4萬8037條人命、連36年居首,但若將各自分出的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加總起來,死亡總人數4萬8316人卻還反而超過癌症。醫師強調,高達9成的心血管疾病是可以預防和高度控制的,只是因為疾病惡化緩慢,降低很多患者持續服藥和控制的順從性,相當可惜。
衛福部今公布最新年度10大死因,除了連續36年居首的癌症,第2~10名依據為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後群及腎病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然而,癌症雖以年奪4萬8037條人命再次創下新高、也再次居全死因之首,但其實從前一年2016年起,均屬於「心血管疾病」的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相加起來的總死亡人口已悄悄超過癌症,今年再次以4萬8316人、比癌症死亡人口多279人。
衛福部國健署副署長陳潤秋坦言,心血管疾病因為各自細分出去,各項疾病死亡人數自然少於癌症,但若通通加起來,對國人生命的威脅絕對不亞於癌症,尤其是排名第2的心臟疾病、第4的腦血管疾病、第8的高血壓,都和血壓與血管健康有關,至於年奪9845條人命、排名第5的糖尿病,除了本身血管會因此受損,也會產生很多共病,才會造成這麼多人因此死亡。她補充,飲食西化、高油高糖高油、肥胖,都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
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心臟血管科主治醫師王宗道說,超過9成的心血管疾病是可以被預防,以及被高度控制來延緩病情惡化的,但以高血壓為例,統計顯示,超過3成的患者是「無意間」被發現的,「看看高血糖、高血脂,可能也有類似情況」,甚至有人是在心肌梗塞、腦中風送醫後,才知道自己長期有血壓問題。他建議,40歲以上民眾,應每年檢查一次血壓、血糖和血脂。
但王宗道坦言,心血管疾病屬於慢性病,病情惡化較慢,就算確診,很多人長期的生活型態控制、服藥順從性都很差,有人的藥愛吃不吃,也有人雖有固定吃藥,卻都不回診、不追蹤自己身體數值,都是讓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居高不下的原因;他說,患者除了要規律服藥、量血壓,也應每3~6個月回診一次,視狀況調整藥物,才能和疾病長久和平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