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囧手 發達集團副董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2-06-08 22:56

Dodd-Frank銀行改革法能解決問題?德國經驗不能

Dodd-Frank銀行改革法能解決問題?德國經驗不能
鉅亨網吳修廉 綜合報導2012-06-0821:00
Dodd-Frank銀行改革法想要終止美國銀行業巨擘「大到不能倒」的問題,這其中很難找到政治不正確的部分,而從經濟角度來看似乎更是大有可為,因為理論上沒有國家保護的金融機構會更有責任感。
但是《Businessweek》試著以德國 Landesbanken 銀行案闡述,透過這樣的作法解決「大到不能倒」的問題,反而可能在過程中製造更多問題。
由德國聯邦政府持有部分股份的Landesbanken 銀行,在 2008 年擁有全部德國銀行體系約 1/5 的資產。
在 1990 年代,Landesbanken 銀行為了區域發展與中央銀行的關係,開始國際投資組合,到 2008 年共有 10 家銀行進行,如今只剩下 9 家,其中在金融海嘯其間有 2 家受到抒困,1 家關門。
INSEAD 商學院教授 Harold Hau 於 2009 年發表文獻指出,主要問題在於其管理階層在缺乏評估海外投資風險的經驗。
至於更深層的問題,或許該讓美國引以為戒,尤其是在美國銀行界的管理階層既能幹又富有經驗的情況下。
最一開始,Landesbanken 銀行是有德國各州政府的信用擔保支持的,例如 BayernLB 銀行的債務由 Bavaria 州擔保,讓借貸成本可以降低,所以在海外就比較有競爭力。
後來歐盟委員會斷言這些信用擔保是補貼而且阻礙競爭,於是在 2001 年德國政府同意設下落日條款,要在 2005 年終止這些擔保。
結果是這樣的行動擴大了 Landesbanken 的風險偏好,放款的利率也降低了,其中四間變動程度最大的銀行,有一間在金融海嘯期間倒閉,兩間需要政府紓困。
原因是德國政府雖然給銀行 4 年的調整期,但 Landesbanken 在這段期間反而大肆利用所剩的債務擔保權,讓自己能夠得到更多的低成本資金。
這樣的現象適合以「特許權價值」來解釋,該名詞指得是實質上的信譽,在 2001 年之後,Landesbanken 的特許權價值急遽降低。
如果一個人能損失的東西變少了,那麼他鋌而走險的誘因就變大了。
這應該讓美國決策者引以為戒,當為了解決問題而免除一項信用擔保時,要小心轉型期反而造成更多問題。美國銀行業「大到不能倒」的問題,可能已變成「大到救不了」。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