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菜菜子 發達集團處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09-09-23 05:50
醣聯抗體新藥 授權大塚
30875
醣聯抗體新藥 授權大塚
【經濟日報╱記者謝柏宏、林淑媛、張義宮/台北報導】 2009.09.23 02:39 am
台灣醣聯昨天由董事長張東玄(右二)宣布將研發的抗體新藥授權給日本大塚製藥。經濟部技術處長吳明機(左起)、經濟部次長黃重球、生技中心執行長汪嘉林等人也見證這項成就。
記者張義宮/攝影
經濟部次長黃重球昨(22)日宣布,經濟部科專補助的台灣醣聯生技公司,已將一項抗體新藥全球市場,授權給日商大塚製藥,估計這項藥品上市後產值為5億美元(約新台幣162億元)。
黃重球表示,政府動台灣生技起飛計畫正逐步實現,其中蛋白質藥物更是未來藥物開發的新契機,經濟部透過生技中心投資7億元建構一座蛋白質先導工廠,將協助國內愈來愈多蛋白質藥物的試量產需求。
台灣醣聯董事長張東玄表示,該公司研發的抗體新藥,前年10月獲得大塚製藥重視,今年8月4日雙方才正式簽約,由大塚取得全球市場產銷權,這項新藥正由大塚向美國申請臨床試驗許可,未來可同時對抗大腸癌及胰臟癌。
成立於1960年代的大塚製藥,2007年銷售額57億美元,但過去只發展化學藥品,台灣醣聯所授權的抗體新藥,是大塚製藥跨入蛋白質藥物市場第一步,兩公司雖然未公布授權合約金額,但張東玄強調,這是大塚歷年來最大授權案。
生技中心執行長汪嘉林表示,美國已有22項抗體新藥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上市,,其中八項在2008年營業額都超過10億美元,估計2014年全球前十大藥品中,排名前三名的都將是抗體新藥,台灣醣聯也積極投入研發。
汪嘉林透露,國內投入蛋白質藥物發展的公司約十家,包括發展生技學名藥的台灣東洋,及永昕生技;中天生技所建構的亞洲第一座全人類抗體庫,一旦順利完成,至少也能篩選出十項以上抗體新藥,將成為台灣生技新藥產業里程碑。
汪嘉林說明,傳統化學藥物,即使已進入臨床試驗第三期,失敗的機率也很高;但抗體藥物,只要能順利進入第一期臨床試驗,成功機率就有五成,台灣醣聯的抗體新藥尚未進入一期臨床試驗,就已獲大塚製藥的技轉合約,顯見抗體新藥的市場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