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武 發達集團副處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03-22 06:34

頎邦董座吳非艱 數字管理高手

【經濟日報╱記者/謝佳雯】 2010.03.22 04:20 am
頎邦(6147)在86年成立之初,資本額僅3億元。13年來,以近八年內的四次併購經驗,不僅資本額逐步擴增至54.49 億元,也坐上全球最大面板驅動IC封測廠龍頭之位,董事長吳非艱是關鍵推手。
頎邦的主要個人股東,包括前任董事長、現仍為董事之一的李中新以及現任董事長吳非艱,兩人不但是頎邦的創始股東,也是頎邦技術扎根的重要來源。
在創設頎邦前,吳非艱在美國任職於半導體設備廠,對於半導體技術和製程相當熟悉。因為被工研院聘任而回國述職,但僅待了一年,就決定自行創業,頎邦因此誕生,跟上台灣面板產業的高度成長期。
技術本位出身的吳非艱,親自參與設備開發過程,亦為頎邦累積不少專利。不只親自參與生產端,理工背景的他,亦熱愛用數字管理,即使是非本科的財務數據,他也會用理工的角度去驗證員工提出的成本、銷售單價等數字,確認營收和獲利等變化是否已被發達掌握。
頎邦在86年設立後,88年分別取得飛利浦(Philips)、德州儀器(TI)、恩益禧(NEC)與摩托羅拉(Motorola)的金凸塊認證,91年正式掛牌上櫃,隨即於當年展開產業整併行動,追求快速成長。
雖然併購行動的第一仗計劃合併國內首家金凸塊廠福葆,最後是以破局收場,但93年順利合併華宸,讓頎邦取得測試產能,並順利躍居全球金凸塊龍頭地位,也引進聯電(2303)及鴻海(2317)等股東。
僅隔一年,頎邦在95年又再度合併華暘,藉以取得COG及切割、研磨產能。此後,頎邦也從沒放棄過尋找合適的併購對象,但始終無法你情我願,已成親家的飛信(3063)也是其中之一。
然而,一場金融海嘯,將各廠的產能利用率逼至歷史低點,同時也打破了過去產業的拚產能迷思,轉向產業整合之路。
當時,頎邦和飛信兩家公司的月營收,一度掉到加起來還不到3億元。與頎邦2月營收6億元相較,這個令人恐慌的數字,加上下游面板客戶同樣展開整合的趨勢,讓兩家公司的合併空間變成無限寬廣。
有了華宸和華暘的成功應驗,去年併下飛信的吳非艱,對於未來順利整合飛信,並坐穩全球最大面板驅動IC封測廠之路,相當有信心。
【2010/03/22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