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湯包 發達公司副總裁
-
來源:股海煉金
發佈於 2008-12-01 18:25
太 陽 電 池 的 原 理
太 陽 電 池 的 原 理
在1930年代發現,電解質電池照光時電流將會增加,證明了光生電流的現象,一直到1954年第一個矽製的太陽電池終於被製造出來,當時的效率只有6%。
太陽電池的發電原理,可以用一構造最簡單的單晶矽太陽電池來說明。所謂的單晶矽,就是指矽原子與矽原子間按照順序規則的排列。我們知道,矽(Si)的原子序為14,其電子組態為1s2 2s2 2p6 3s2 3p2,其中內層的10個電子(1s2 2s2 2p6 ),被原子核緊密的束縛著,而外層的4個電子(3s2 3p2 )受到原子核的束縛較小,如果得到足夠的能量,則可使其脫離原子核的束縛而成為自由電子,矽原子外層的這四個電子又稱為價電子,而矽的晶體結構是屬於鑽石晶體結構(diamond crystal structure),每個矽原子與鄰近的四個矽原子形成共價鍵,如果我們在純矽之中摻入三價的雜質原子,例如硼原子(B),此三價的雜質原子,將取代矽原子的位置,因為硼原子只有三個價電子可與鄰近的矽原子形成共價鍵,所以在硼原子的周圍會產生一個空缺,可供電子填補,此一可填補電子的空缺即稱為電洞。電洞在電學中可視為一可移動且帶正電的載子(carrier),因為電洞可以接受一個電子,所以摻入的三價雜質原子又稱為受體(acceptor),而一個摻入三價雜質的半導體,即稱為p型半導體。
同理,如果我們在純矽之中摻入五價的雜質原子,例如磷原子(P),此五價的雜質原子,將取代矽原子的位置,因為磷原子具有五個價電子,其中的四個價電子分別與鄰近的四個矽原子形成共價鍵,而多出一個自由電子,該電子為一帶負電的載子,因為五價的雜質原子可提供一個自由電子,故稱此五價的雜質原子為施體(donor),而摻了施體的半導體稱為n型半導體。
一般太陽電池是以摻雜少量硼原子的p型半導體當作基板(substrate),然後再用高溫熱擴散的方法,把濃度略高於硼的磷摻入p型基板內,如此即可形成一p-n接面,而p-n接面是由帶正電的施體離子與帶負電的受體離子所組成,在該正、負離子所在的區域內,存在著一個內建電位(built-in potential),此內建的電位,可驅趕在此區域中的可移動載子,故此區域稱之為空乏區(depletion region)。當太陽光照射到一p-n結構的半導體時,光子所提供的能量可能會把半導體中的電子激發出來,產生電子-電洞對,電子與電洞均會受到內建電位的影響,電洞往電場的方向移動,而電子則往相反的方向移動。如果我們用導線將此太陽電池與一負載(load)連接起來,形成一個迴路(loop),就會有電流流過負載,這就是太陽電池發電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