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客 發達集團處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08-09-25 15:16

諾基亞、LG競相爭取合作的對象

今周刊
第614 期2008.09.25 出刊
作者:賴珍琳
奇揚網科四步驟讓營收激增三十倍
一家負債五千萬元、瀕臨倒閉的公司,與一位經歷過五家公司,卻從未成功過的總經理,兩者的結合,為何能反敗為勝,讓奇揚成為在美國矽谷舉行的DEMO秀展中,最具創新力與潛力的黑馬?
每年兩度在美國矽谷舉行的DEMO展,是科技界最令人激奮的創新盛事,全世界最重要的創投與媒體,以及國際級企業的技術長與策略長統統聚集一堂,積極挖掘出下一個Google或Facebook。而在今年九月,奇揚網科,一家來自台灣的小公司,在六十家參展廠商中脫穎而出,贏得「DEMO GOD評審團大獎」。
奇揚總經理張國隆在六分鐘內,以一個手掌大的無線傳輸盒,將手機中的影片與簡報檔案,在極短時間進行傳輸,並以七二○dpi高解析度畫質在超大型屏幕上投影播放。短短不到六分鐘的說明引起全場的驚歎喝采,產生了驚人的效益。會後,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LG等國際手機品牌,都紛紛表達合作興趣。
從瀕臨倒閉到眾所矚目
這家國際級大公司爭相合作的大黑馬,在不到二年前,還是一家負債五千萬元、瀕臨倒閉的公司;而總經理張國隆更是一位待過五家公司都沒有成功過的高階經理人。如今,奇揚不但已經損益兩平,還成為國際一流大公司的指定合作夥伴。他們到底做對了什麼?
奇揚網科在二○○三年成立,原始投資團隊有麥實創投與德新創投,資本額一億元,由麥實董事長方國健擔任董事長。最初是做數位媒體播放器(digital media adaper),是一種類似蘋果電腦iTV的產品,讓電腦的畫面能夠傳輸到電視裝置上。
由於當時公司的技術能力不足,產品根本做不出來。到了○五年底,奇揚負債五千萬元,找上當時擔任企業顧問的張國隆做診斷,想透過他專業的分析,決定是否繼續下去。
張國隆在擔任顧問工作之前,有段頗為曲折的職業經歷。他曾在主機板公司隴華電子擔任過副總,也做過高盛與神通集團投資的邦捷(Best3C)營運副總,從IC設計、主機板架構、消費性電子、軟體與電子商務等產業都經歷過。「像我這樣的技術人去創業,只會讓原來的優點被弱化,原來的缺點被放大。」張國隆說。最後,他決定放棄創業的夢想,成為一位產業顧問,將過往的失敗當作輔導其他公司的借鏡。
培養技術、找對市場
沒想到,跳開來看問題,反而看得清楚,張國隆憑著豐富的產業經驗,很快就找出奇揚的關鍵問題:缺乏軟體人才,以至於技術無法整合;市場定位不明,所以找不到利基點快速切入。他向方國健建議,奇揚若能強化技術能力,或許可作為各種軟硬體之間的重要傳輸平台,成為一種技術品牌。
方國健聽了張國隆的報告,立刻邀請他擔任奇揚總經理,一舉替換原有經營團隊,進行公司改造。原始股東也支持張國隆的改造計畫,願意減資九成,打銷原有虧損之後,再引入軟銀、威盛、合勤等法人股東。
張國隆規畫了整頓奇揚的四個步驟。
第一步,重新建立核心技術能力。張國隆聘用一批優秀的軟體工程師,投入無線網路的軟體應用開發,建立一套名為mTVic的平台,作為運算裝置(如電腦、手機)與顯示器(如電視、投影機)之間的傳輸介面,讓所有網路上、電腦上的檔案與程式,都能以最佳效果顯示在任何螢幕上面,墊高奇揚的技術門檻。這一步,將公司定位為IC、軟體與硬體的整合者,提供整合性的系統解決方案。
第二步,選擇利基市場,尋找第一桶金。張國隆發現,每一家投影機大廠都想做無線投影,但是各自的規格卻無法相容,顯然奇揚有足夠的能力可以把各家大廠規格整合,扮演技術整合者的角色。於是,他陸續找上投影機大廠合作,結果知名品牌如宏碁、明基、優派、奧圖碼、愛普生,製造商如中強光電,都樂於採用奇揚的技術。由於這塊市場非常穩定,目前已是奇揚最大的收入來源。
第三步,開發多種商業模式:包括硬體產品、內嵌式模組及軟體授權。張國隆知道,在台灣很難單純賣軟體,因此他先把軟體包在硬體之中銷售,等到在通路上有一定知名度之後,再賣模組給投影機大廠,最後還可以用授權方式將技術賣出。
第四步,擴大應用模式,開拓新市場。去年七月,奇揚發表第一代產品,可解決電腦與投影機之間的無線傳輸問題。今年九月,在DEMO展中發表的新產品,就是一種智慧型手機的無線投影技術,讓商務人士出外做簡報時,連電腦都無須攜帶。
目前微軟智慧型手機的作業系統已經全面支援奇揚的mTVic平台,使奇揚成為繼宏達電之後,微軟「惟二」的全球性合作夥伴。DEMO會場上,全球最大手機晶片公司高通的資深副總裁對奇揚的技術極感興趣,雙方已進行深度洽談。若合作成功,奇揚的技術將一舉貫穿全球一‧八億支智慧型手機的系統平台。不僅如此,將來mTVic平台還會延伸到電視、機上盒等所有顯示裝置上,到時,奇揚作為跨平台、跨系統整合者,將從小蝦米變為大鯨魚,威力不可小覷。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