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7-12 22:44
《金屬》觀望關稅影響 LME基本金屬多數上漲
2025-07-11 06:15:24 記者 黃文章 報導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3個月基本金屬期貨7月10日多數上漲,市場仍在觀望關稅的可能影響。期銅上漲0.2%至每噸9,682美元,期鋁上漲0.2%至每噸2,606美元,期鉛下跌1%至每噸2,037美元,期鋅上漲1.3%至每噸2,777美元,期錫上漲0.6%至每噸33,450美元,期鎳上漲1.9%至每噸15,285美元。
瑪瑙資本集團(Onyx Capital Group)研究部主管哈利·奇林吉里安(Harry Tchilinguirian)表示,川普過去經常在關稅政策上反覆,導致市場對此類宣布的反應變得不那麼劇烈。他表示:「鑒於政策制定的不穩定性以及政府對關稅立場的彈性,目前市場大多採取觀望態度。」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印尼對鎳金屬的巨大押注正面臨風險,因價格暴跌與原料礦石供應緊張迫使冶煉廠減產甚至裁員。印尼擁有全球最大鎳儲量,並重金投入以迎接對鎳日益增長的需求;但隨之而來的供應激增將鎳價格推至五年來的低點,打擊了全球競爭者,近幾個月來也波及印尼自身。
澳洲麥格理集團(Macquarie)分析師吉姆·倫農(Jim Lennon)表示:「印尼做的事情就是過度擴張,」他估計,印尼目前有150萬噸精煉鎳產能正在籌建中,這是在其去年產出220萬噸的基礎上。
麥格理報告表示,印尼迅速在鎳加工市場取得主導地位,掌控了全球近三分之二的精煉鎳供應,這一數字在十年前僅為6%。這主要得益於普拉博沃前任總統佐科·維多多(Joko Widodo)於2020年禁止出口鎳礦,迫使企業在本地設立加工廠。
根據印尼鎳礦協會(APNI)的資料,印尼目前有49座迴轉窯電爐(RKEF)冶煉廠,這些設施可將鎳礦轉化為不銹鋼原料,並有5座高壓酸浸(HPAL)設施,可將低品位鎳礦轉為電池級金屬。另有35座RKEF與3座HPAL工廠正在建設中,當局也已核准55座新的加工設施建廠許可。
印尼鎳礦協會秘書長梅迪·卡特琳·倫奇(Meidy Katrin Lengkey)表示,許多RKEF冶煉廠已無利可圖。如果價格壓力與礦源短缺持續下去,「規模較小的冶煉廠將會關閉。」一位高階業界人士指出,可能有高達40萬噸的鎳產能面臨關停風險。
業界人士表示,儘管印尼的整體精煉鎳產量仍在增長——雅加達預計到2030年將控制全球四分之三供應——但一些生產商已開始關閉冶煉廠、減少產出。一位政府官員表示:「我們的礦山供應現在相較於冶煉廠與加工設施的需求非常有限,將有更多企業可能減產或停產,冶煉廠之間將出現自然淘汰。」
鎳市的另一項風險則是電動車電池需求走弱。全球電動車銷量增長趨緩,且鎳電池正在被成本更低的磷酸鐵鋰電池取代。印尼鎳礦協會與其他業者呼籲政府停止核准新的鎳投資項目,以保障現有業者獲取原料的機會。部分企業預期將轉向從菲律賓進口原材料,印尼去年自菲律賓進口了約1000萬噸鎳礦。
澳洲工業部報告表示,預計到2030年,全球鎳需求將以每年5.4%的速度成長。這一增長預期將受到全球不鏽鋼產量持續成長(特別是來自新興生產國)以及對電池金屬與鎳前驅體需求加速的推動。預計到2030年,全球不鏽鋼產量將以年均5.5%的速度成長。這將由中國產量上升所驅動(儘管增速低於近年水準),該國持續的基礎建設與製造業投資,預期將成為需求穩定的推動力。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預測,全球電池需求預計將在2024年至2030年間成長三倍,這將受到電動車與電池儲能系統大規模部署的持續推動。預計這將導致來自此類終端用途的鎳需求顯著增加,不論是絕對數量還是佔總鎳需求的比例。預計到2030年,用於電池的全球鎳需求將增加一倍以上,達到總終端需求的近30%。
(圖片來源: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