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5-10 06:06

前景黯淡慘遭中國大基金減持 中芯、華虹股價血流成河

2025/05/10 05:36  
首次上稿 00:50
更新時間 05:36
由於業績前景不明及中國大基金減持,中國2家晶圓代工大廠股價週五重挫。(路透)
陳麗珠/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兩家頂級晶圓代工廠在發布疲弱的第一季財報和暗淡業績預期後,股價大跌,這凸顯出市場對需求和價格壓力的擔憂,加上2家代工廠第一季全遭到中國大基金減持,造成中芯國際週五(9日)盤中雪崩10%;華虹半導體更是遭瘋狂砍殺,一度重挫13%。

《華爾街日報》指出,由於中國政府推動本土化生產,製造商紛紛提高產能,中國晶片行業面臨供應過剩的風險。此外,美國實施出口限制、阻止中國企業獲得製造先進製程半導體所需的設備,加速中國將該行業打造為新經濟增長引擎的努力。
不過,隨之而來的競爭已引發價格戰,對各公司的獲利構成壓力。中芯國際8日公布第一季業績未能緩解市場擔憂,公司管理層表示,生產受干擾對定價造成壓力。淨利雖然在低基期的背景下,增長一倍多,仍未達到FactSet提供的市場平均預期;收入增長不僅低於分析師預期,也未達到該公司的目標。
中芯國際的第二季業績展望也令人失望,該公司預計單季收入將季減4%至6%,給出18%至20%的毛利率預期也不如市場預期。
晨星(Morningstar)分析師Phelix Lee表示,疲軟的平均售價再次引發對競爭的擔憂,中芯國際未放緩擴張計劃,並且個人電腦和智慧型手機的需求可能不如預期強勁。
至於中國晶圓代工2哥-華虹半導體,第一季收入僅增長18%,低於預期,獲利雪崩88.2%,按該公司也給出了悲觀的第二季業績預期,預計毛利率將持續下滑至7%至9%。
這兩家晶片製造商業績前景仍不明朗,中美緊張關係使得未來更加難以預測。花旗(Citi)分析師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稱,宏觀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使得下半年的走勢難以預判。星展銀行(DBS)分析師預計,由於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帶來的經濟不確定性可能會拖延市場的持續復甦,中國傳統晶片製造商仍將面臨銷售價格壓力。
除了業績黯淡外,俗稱「國家大基金」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旗下鑫芯(香港)投資,在今年首季減持中芯近6598萬股,減持華虹約633萬股。據悉,鑫芯香港持有兩家公司的股份均為H股,這次減持行為不涉及兩家公司的A股股份。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