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鍾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健康養身   發佈於 2015-10-01 20:53

肥胖、糖尿病、傷肝…久坐不動 問題好多!

大家都知道久坐不動,與肥胖、糖尿病、甚至焦慮有關,但是長時間坐著,對肝臟也有害。
南韓一項新研究顯示,久坐不動與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有關。刊登在「肝臟學期刊」的該研究發現,與每天坐不到五小時的人比起來,每天坐十小時以上者,罹患脂肪肝的風險增加9%。
經常活動則有相反效果。與很少運動的人比起來,經常從事體能活動的人,例如每天至少走萬步,得到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風險減少20%。
研究分析了14萬名南韓民眾,平均年齡為40歲左右。經由超音波檢測發現,其中近4萬人,也就是35%罹患非酒精性脂肪肝。參加研究者自行通報坐著的時間和活動量。
江北三星醫院職業與環境醫學教授、也是研究主要作者柳勝豪(音譯,Seungho Ryu)指出,近年久坐不動的時間,例如坐在電腦前或看電視的時間大幅增加,普通人一天逾半的活動都是坐著進行。
柳勝豪表示,多數參加研究的民眾健康良好,所以罹患脂肪肝,不大可能是因其他疾病引發的,而是與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有關。
英國紐卡索大學新陳代謝科教授崔納爾(Michael Trenell)在伴隨該研究的意見文章中表示,人體的設計目的在於活動,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使肌肉活動量少,直接影響生理學。
崔納爾說,由於沒有太多藥獲准來治療脂肪肝,所以最好的處方就是改變生活方式。他建議每周從事150分鐘的溫和運動,或是每天走萬步。
崔納爾說,目前還不清楚坐多久是太久,但是研究顯示,「少坐優於多坐」。
聯合電子報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