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超小隻 發達集團副處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3-07-15 08:11

出口助陣 上季GDP增幅可望逾2%

2013-07-15 01:23 工商時報 記者于國欽/台北報導
主計總處訂於本月底發布第2季GDP概估,第2季出口表現超乎預期,
足以讓第2季經濟成長調高1個百分點,但因投資及消費趨緩,
第2季經濟成長率雖可望升逾2%,惟究竟會優於預期多少?仍待評估。
展望下半年,中研院院士胡勝正認為,
大陸經濟走疲下,台灣經濟並不樂觀。
財政部日前發布我國6月份出口統計,優於各方預期,
連帶使得第2季的出口達到778.7億美元,
高於主計總處的預測761.7億美元。
主計總處官員表示,過去三年6月份的出口都比5月低約5~10%,
但今年6月出口的表現出乎意料的好,
使得第2季出口比原預測(5月下旬)高出17億美元。
假設其他因素不變,這將會讓第2季經濟成長比預測值提高1個百分點。
不過,第2季進口比原預測差,主計總處官員表示,
這代表國內消費與投資趨緩,也代表廠商可能正在消化存貨因而減少進口,
而這些走勢恰恰會抵消第2季經濟成長的力量。
主計總處原預測第2季經濟成長率1.98%,第2季出口表現遠優於預測,
原本可為第2季GDP大幅加分,但受限於消費、投資等內需力量趨緩,
因此第2季經濟成長究竟會比原預測好多少?
仍待下週6月份工業生產、零售等數據公布後才能準確地評估。
對於台灣6月出口成長優於預期,中研院院士胡勝正表示,
這雖有助台灣第2季的經濟成長,
但能否持續到第3季,或僅是曇花一現,值得注意。
胡勝正分析,從6月大陸的進出口雙雙下降看來,
大陸經濟已有疲乏現象,依過去經驗,大陸出口不佳,
台灣出口就不可能太好,台灣外貿的未來走勢,值得觀察。
他表示,從全球經濟看來,
大陸最大出口地區歐洲雖已從金融危機穩下來,但經濟依舊低迷,
而美國的量化寬鬆(QE)從明年起也將慢慢退場,
大環境說明今年下半年的全球經濟情勢比原預測更不好,
台灣情況自然也不可能例外,
他說:「經建會主委管中閔強調今年保三,恐怕是很難達成了。」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