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9-02 15:34

MIC調查:常用行動支付消費者首破八成

2025-09-02 15:33:12 新聞中心 發佈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發布今(2025)年行動支付消費者調查,常用行動支付消費者首度突破八成,且曾使用行動支付的國人首度超越九成(92%),同時行動支付已成為無論大小金額消費的優先付費工具,50元內的小額消費,選用行動支付(46%)付款已首度超越現金(42%);另曾使用跨境支付的消費者明顯成長,從2023年12%增加至2024年19%,其中18至25歲曾用(36%)比例為全年齡層最高。MIC資深產業分析師胡自立表示,針對50元內小額消費也優先選用行動支付,可預期民眾越來越傾向使用行動支付以減少零錢的攜帶;跨境支付由於近兩年的出國旅遊人次成長而大幅成長,同時與國內主要電子支付業者也積極推動跨境支付有關,特別是針對國人愛旅遊的日本、韓國推出方案,從數據上來看,有近六成曾使用跨境支付的消費者曾在日本當地使用。MIC表示,常用行動支付的消費者首度突破八成(84%),與第二名的實體卡(71%)差距從2023年7%擴大到2024年的13%,在全部支付工具中,僅行動支付正成長(5%),其他如實體卡、現金(65%)、儲值卡(49%)與先買後付(13%)皆微幅衰退,關注使用頻率變化,可發現69%消費者增加使用行動支付的頻率,相反的,高達51%消費者減少使用現金。另外,整體用戶有更加集中於小額消費的趨勢,平均消費金額有91%集中在1,000元內,以200元內的消費成長最多,從2023年27%成長至2024年32%;不過,有更多用戶願意在大額消費時使用行動支付,3,001元以上消費從2023年35%增加至2024年37%。MIC調查,用戶在使用款數的集中度變化,使用5款以內的用戶占86%,其中61%為使用3款以下用戶,而使用6款以上的用戶從2022年11%,微幅增加至2024年14%。胡自立分析,多數用戶的使用款數仍介於1至5款,如進一步對照使用款數與消費頻率,可發現安裝款數與消費頻率呈正相關,主要是為了能在不同通路使用行動支付,而有更多的積極用戶願意安裝5款以上的行動支付。此外,用戶綁定扣款方式也出現變化,電子支付儲值帳戶(45%)從第四名上升至第二名,目前僅次於手機信用卡(70%),較2023年大幅增加6.8%;相反的,手機信用卡微幅減少1.3%,其他綁定方式皆小幅衰退1至2%左右,包含手機金融卡/綁銀行帳戶(43%)、第三方帳戶(40%)與手機儲值卡(29%)。胡自立表示,這與國內業者積極推動儲值帳戶有關,然而國人使用行動支付的習慣是經歷逾十年的漫長時間養成,電支業者短期要改變國人愛用信用卡的習慣並不容易,包含預先儲值可能影響綁定意願、客單價無法比照綁定信用卡的用戶等難題,都是推動儲值帳戶綁定持續成長的挑戰。支付金融服務方面,數據顯示,57%用戶曾使用消費以外的支付金融服務,比例與2022、2023年56%變化不大。胡自立表示,支付金融的比例近三年變化不大,主要與國人對於行動支付結合金融的認知建立緩慢有關,多數消費者對於行動支付的認知仍偏向小額消費,嘗試使用的支付金融,多是小額投資、小資族理財相關,整體而言,金融業者仍具有金融服務的主場優勢,而在宣傳金融方案與教育消費者認知方面需大量挹注資源,對於資源相對有限的電支專營業者較具挑戰。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