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 2025-08-13 11:58 ET

美國總統川普。路透
美國總統
川普提高關稅向世界各國斂財,最近賺飽關稅稅收還不滿足,又想出更「天才」的點子:把出口管制當提款機(ATM)使用。觀察家警告,這種對美企變相抽稅的惡例一開,將來恐後患無窮。
美國政府原本基於國家安全理由,禁止先進電腦晶片銷往中國。但對愛談交易的川普而言,什麼都好談,只要開對價錢。
開拓財源新招:銷陸晶片營收分潤15%
所以,
輝達(NVIDIA)想解除H20晶片銷陸禁令?
超微(AMD)MI308晶片想賣到大陸?讓山姆大叔從營收抽成15%即可。假設輝達2025年把150萬顆H20晶片賣到大陸,逾200億美元營收進帳,將繳給美國國庫30億美元;以大陸市場占超微總營收約25%計算,超微可能上繳10億美元。
這種抽成15%的商業模式何必止於「營收分潤」?直接要求分15%股權豈不更痛快?所以,山姆大叔入股具戰略重要意義的稀土礦物生產商MP Materials,取得15%股權。
合起來看,更是天才。美國政府掌握稀土礦業公司(MP Materials)15%的股權,然後又向用那些材料生產晶片的公司(輝達/超微)抽取15%的營收,堪稱政府版垂直整合,美國財政部當「大富翁」莊家,設置出口管制關卡,要通過此關,請給過路費。
最最天才的是,被要求分潤的企業竟心甘情願繳錢,所以是皆大歡喜的局面。因為出口管制不解除,營收是零;拿15%的營收交換解禁,值得!
然而,短視近利的結果,就是未來後患無窮。
什麼都抽成15%的後遺症
把全球貿易轉化為「保護費」收入來源,可能導致一些惡果。
可想而知,川普2.0各個聯邦機構若是有樣學樣,會變什麼模樣?比方說,環保署(EPA)可賣「排放規定豁免權」,代價是抽成15%;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提供「快速核可通行證」,價碼也是15%;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可從每條飛中國航線抽成15%。諸如此類。
這些「川普過路費」對股票投資人有何意義?股價將開始反映企業與監管當局的關係,而不是基本面。但股市明白,被抽成15%後,還剩下85%,總比0%營收好。
然而,市場可能忽略一點:受影響的不只是輝達或超微,其他公司也需要取得川普2.0許可才行。結果便是,贏家不是最棒的公司,而是最負擔得起「過路費」的公司。據Bernstein分析師團隊估算,15%的營收分潤,將導致輝達和超微的毛利率因此少了5到15個百分點。
按新遊戲規則玩,每家大企業讓政府分一杯羹,將扼殺小企業生機。
但權衡得失,輝達答應付錢,超微也是,英特爾想必也會跟進。白宮索取分潤得逞,勞工贏了,輝達和超微贏了,股市大漲所以投資人也贏了。完美。
問題是,總有「青出於藍更勝於藍」的一天:別國也會起而效尤,反將一軍。
比方說,中國宣布收取15%的「市場准入費」,歐盟向美國索取15%的「法規遵循費」,加拿大也要15%。何不呢?誰教川普傳授全世界這個妙招:用出口管制當ATM。
結論是:市場此刻也許以為,這種營收分潤只是一時的交易,川普突發奇想罷了。但是,一旦美國財政部嚐到甜頭並食髓知味,一旦眾聯邦機構發現自己竟坐在可用禁令索財的大金礦上,一旦其他國家開始仿效美國範例收起保護費,從此就再也沒有回頭路。
現在還沒跨越這道紅線,但川普2.0已在紅線上設置了收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