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鏈 發達集團代表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8-13 12:45

美國CPI低於預期美股漲,關稅對通膨沒影響?市場估聯準會9月降息機率增

美國CPI低於預期美股漲,關稅對通膨沒影響?市場估聯準會9月降息機率增
2025/08/1312:28
文|
林信男
財訊新聞中心



▲川普不斷要求聯準會(Fed)降息。(圖/取自The White House FB)
分享
分享
分享

美國勞工統計局於美東時間8月12日發布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幅低於市場預期,使關稅政策引發通膨的疑慮降溫,推升聯準會(Fed)9月降息機率,激勵美股上漲,標普500和那斯達克指數皆創下收盤新高。
美國7月CPI月增0.2%、年增2.7%,前者符合市場預估,後者低於預期(2.8%);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月增0.3%,是1月以來最高增幅,年增3.1%,成長幅度為近5個月高點。
由於7月CPI年增率低於市場估計,芝商所FedWatch工具顯示,預期9月Fed降息的可能性超過9成,高於7月CPI公布前的85%。

川普再對鮑爾施壓 要求立刻降息
美國總統川普也「順勢」對Fed主席鮑爾施壓,揚言要針對Fed改建工程預算過高一事,對鮑爾提起訴訟,且再次批評鮑爾是「慢郎中」(Too Late),應該立刻降息。
進一步觀察7月CPI結構,住房成本增加是指數上揚的主要推力,食品價格大致持平,能源價格下跌逾1%,是抑制通膨走高的主因。
不過,部分商品價格走揚,似乎已反映出關稅對通膨的影響。例如,7月鞋類價格年增0.9%,家具年增逾3%。
現階段,受益於廠商在關稅生效前先囤貨,美國消費者可能還未感受到關稅造成的物價壓力,但隨著關稅政策發酵,相關成本遲早會反映在商品售價上。
高盛首席經濟學家哈祖斯(Jan Hatzius)帶領的研究團隊,近期出具報告,稱截至6月,外國出口商承擔的關稅占比約14%,美國消費者承擔22%,美國企業承擔64%;但,估計今年秋季,美國消費者將承擔3分之2的關稅,外國出口商承擔25%,美國企業承擔的關稅,可能不到10分之1。
關稅遲早反映在物價上 美國消費者將承擔後果
上述報告令川普極為不滿,竟要求高盛執行長所羅門(David Solomon)撤換首席經濟學家,或者乾脆「專心當DJ」(所羅門是業餘DJ)。
川普還在社群媒體上寫道,關稅並未引發通膨或其他問題,只會為國庫帶來大量現金流。
但PNC金融服務集團首席經濟學家福徹(Gus Faucher)在接受CNN採訪時表示,隨著關稅的影響逐漸從企業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未來幾個月,消費者將開始看到商品價格上漲。
即使業者不調漲售價,也有辦法讓消費者負擔因關稅增加的成本。波士頓學院(Boston College)經濟學家貝休恩(Brian Bethune)以「縮水式通膨」(shrinkflation)為例指出,就算價格不變,商品份量減少,就是一種轉嫁成本的方法。
經濟學家所關注的重點之一在於,關稅對物價的影響,是一次性的價格上漲?還是會使物價持續攀升?現階段,經濟學界普遍認為,一次性價格上漲的機會較大,但因川普的對等關稅衝擊太多國家,涉及的進口商品類別廣泛,因此市場對物價續揚的擔憂,始終揮之不去。
經濟研究諮詢機構Pantheon Macroeconomics資深美國經濟學家艾倫(Oliver Allen)說,無論如何,關稅對經濟都不會帶來好結果,企業和消費者支出將因此減少。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