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8-13 06:15

財經青紅燈》從出口結構看川普關稅

2025/08/13 05:30  
短期來看,美國關稅政策對我國整體出口影響不大,這與台灣的出口結構有關。(路透)
■鄭琪芳
財政部上週五公布7月出口566.8億美元、年增42%,出口值再創單月新高,且增幅為15年來最大。儘管對等關稅正式上路,財政部預估第3季出口將延續成長,今年出口總值將首度突破5000億美元、貿易出超首度超過1000億美元,雙雙創下歷年新高。換言之,雖然部分傳產恐受衝擊,但短期來看,美國關稅政策對我國整體出口影響不大,這與台灣的出口結構有關。
由於AI商機擴散,近年來資通及電子產品成為我國兩大出口成長引擎,7月資通產品出口創單月新高、電子零組件出口創單月次高,兩者合計占總出口高達75.2%。而經濟部初估,目前台灣對美出口近8成屬於「232條款」範圍,對等關稅涵蓋範圍約占2成;雖然美國宣布半導體關稅100%,但排除已在美設廠或承諾設廠,換言之,包括台積電等大廠,應不會受到半導體關稅影響。
至於對等關稅,根據行政院委託智庫研究,以台灣暫時性稅率20%估算,可能導致我對美出口減少8.9%到12.2%,影響單月對美出口約14億美元,影響今年對美出口則約70億美元、占總出口約1.4%,對整體出口影響不是很大,但對個別廠商的影響可能很大。因此,除了持續與美方談判外,政府推出多項支持產業及勞工的措施,以降低關稅衝擊。
對台灣而言,目前美國半導體關稅看起來還算正面,對等關稅則略偏負面。不過,近來部分人士開始質疑對等關稅「疊加」計算,事實上,川普一開始拋出對等關稅就是「疊加」概念,想要「不疊加」就要付出高昂代價,例如日本承諾投資5500億美元換取關稅15%不疊加,但南韓付出3500億美元代價也沒換到不疊加。
目前台美仍在談判中,爭取降低關稅及不疊加條款,當然是談判努力的方向,外界實在沒有必要事先唱衰。況且,台灣想要爭取較優惠的關稅,勢必要付出一些代價,這點大家也要有心理準備。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