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爹地 發達集團董事長
-
來源:健康養身
發佈於 2020-04-16 05:10
地震災害的應變
一般而言地震造成的災害可分為兩類:一是直接性的,即由斷層錯動,山崩與地裂等之地變、地盤振動及結構物振動所導致的災害;另一種則為間接性的,如堤防或水壩被震壞而引起的水災、維生線遭破壞使瓦斯外洩、電線短路引起火災、或是結構物之附屬物破壞使人傷亡等。往往間接性的災害所造成的人員與財物損失更大,值得我們注意。
根據過去的資料顯示,台灣地區的地震活動以花蓮、宜蘭一帶最為活躍;另西部地震帶的地震大致集中於新竹、台中一帶及嘉南附近。雖然西部地震頻率不及東部高,但歷年所造成的災害遠超過東部。這點在各項建築工程上不容忽視。
當瞭解可能引起地震災害的成因,我們即可採取各項預防的對策,以避免大地震時房屋震毀,傷及身體。在室內或室外從事其他活動時對突發的地震要能有臨時應變的能力,平時及提高警覺,並注重各種震災的防備,加強個人及家庭在地震時的安全防護要領及避難對策,才能減免地震引起的災害。以下為震災防護的要領:
簡易「地震避難逃生包」
消防署表示,台灣與日本同樣位於地震帶,建議民眾平日準備簡易「地震避難逃生包」。強震時馬上「背了就逃」。
若以1 人份為例,飲用水與乾糧,巧克力、罐頭、穿鞋、戴安全帽、口哨、口罩、零錢、電話卡、萬用刀、手電筒、毛毯、零錢、電話卡、萬用刀、小型擊窗器、輕便毛毯、簡易急救包(碘酒、酒精、棉花棒及OK繃)
緊急儲備物品至少要有飲用水與乾糧,巧克力、罐頭都是必備物品,所有緊急儲備物品必須每年檢查更新一次。
避難時記得一定要穿鞋、戴安全帽。口哨、口罩、零錢、電話卡、萬用刀、手電筒與毛毯也是基本配備。
若不幸受困,小小口哨就能吹出聲響,不僅搜救人員易於「聽聲辨位」,聲納探測器也容易辨識高音頻的聲響;口罩則是用以保護呼吸道,避免吸入過多灰塵。
地震發生時,室內電話與手機多撥不通,零錢、電話卡可撥打室外公用電話;萬用刀及小型擊窗器可用以去除逃生時的障礙物。
輕便毛毯更是萬用「好物」,民眾不管逃出室外或受困建築物內,都有助於維持體溫,延長生存、待援時間。
游家懿建議,地震包內應放入簡易急救包,內有碘酒、酒精、棉花棒及OK繃,不過,他提醒,「為了逃生方便,別把整個急救箱都扛去;逃生包愈重,跑得愈吃力。」
一、平時的防範對策
1.建築物的安全:
(1)對既有的建築物耐震性評估及補強。
(2)對新建住宅基地地震危害度之評估。
(3)使用耐震性良好的建築材料。
(4)請專家檢查房屋結構安全,尤其是奇形怪狀的別墅或超過20年的老舊房屋。
2.家中物品及傢具的安全:
(1)室內的傢具須加以固定放穩。
(2)確定沒有沉重的物體,書櫃或是電視,會掉在你的床上。因為我們一天內大約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是在床上。
(3)固定較高的家具和書架在牆上。在書架上裝置端緣以防止重的東西滑落。確定可調整的架子不會滑落。
(4)在櫃櫥上裝置堅固的門鎖。尤其是在家裡的廚房和在工作的實驗室。將沉重的物品放置在堅固的櫃櫥裡或桌上。
(5)固定在地震中可能會翻倒的東西、像文件櫃、電腦和機器等。將危險的物質、如清潔劑、肥料、化學物品和石油產品放置在安全的容器裡,然後放在已固定在牆上或地上的櫃櫥裡。
(6)請專家檢查燈以及天花板是否有堅固的支撐。並確定你的瓦斯爐有牢固的栓在牆上,而且所有瓦斯熱水爐和其它的用品都使用軟性管子來連接瓦斯。
3.家裡防備計畫:
(1)和家人在家裡或在辦公室裡練習“躲避”、“遮蔽”和“支撐”。地震時負傷和死亡大都是因為墜落的物體和崩塌的建築物而引起的。如果在震動開始時我們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的話,就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
(2)會同家人商量屋內每一房間的安全躲避位置,以及危險位置。對行動不便的老人或盲人,事先安排協助方法。萬一房門堵塞時,要想好加何逃出房外的辦法。
4.儲備繁急食物:
(1)儲備紙杯,紙盤.開罐器。
(2)儲備吃後不會口渴的食物。
(3)儲備不需要燒煮或要開水調製的食物。
(4)把食物和石油產品分開,否則有汽油味道。避免蟲咬。
(5)把緊急食物放在陰涼乾爽的固定處或冰箱內並且定期更換以免過期腐壞。
5.儲備緊急飲水:
(1)儲存在堅固的膠瓶內,每三個月要換一次水。
(2)每人每天需要一加侖飲水,要準備全家人三天的飲用量。
6.儲備緊急用具:
(1)手電筒、收音機、簡易炊具。
(2)滅火器(要演習並確定每人都會用)。
(3)衛生紙、雨傘雨衣、睡袋、手套、繩索、斧頭、肥皂、盥洗用具、抹布、針線等。
7.儲備緊急藥品:準備大一點的紅十字藥箱,存放家人常用成藥及外傷藥。定期更換成藥。最好放二副舊眼鏡以備急需。
8.確定家裡每一個人都知道以上的需要品放在那裏,而且知道如何利用它們。
9.熟悉家裡水電,瓦斯的開關位置以及加何開關的方法。
10.暸解學校對學童的緊急保護措施。
二、地震發生時的應變對策
1.家人聯絡方法:指定一至二位遠方親戚朋友為緊急聯絡站
2.鄰居互助計畫:分救傷、滅火、搜查、幼兒照顧、聯絡等小組。
3.緊急撤離計劃:
(1)汽車平時保持滿油狀態。
(2)留下字條,讓別人知道你到那裡去。
(3)選擇一個自己家人可連絡到的外地親戚或是朋友、而且要確定家人隨身攜帶這個電話號碼。
(4)攜帶人身重要文件(身份證、印鑑、房地產所有權狀、親朋電話等)。
(5)攜帶平時儲備用具、食物、藥品。
(6)不能帶走的寵物要關好在地下室。
(7)把門窗,水電、瓦斯關閉才離開。
4.在室內時:
(1)應立即關閉電源以防火災然後待在家中,躲在一個穩固的桌下。遮蔽你的頭和臉以免被破碎的玻璃和墜落的物體擊中。並以雙手緊握桌腳,而且準備隨時跟它一起移動。保持你的位置直到震動停止。儘量保護頭部切勿向室外逃跑,以免逃跑中發生意外。
(2)避開重大書櫃、酒櫃、衣廚、吊燈、玻璃門窗與廚窗等不穩或易碎傢俱。
(3)千萬不能在震動中奔跑到外面或者使用樓梯或電梯。很多人都是建築物外面被墜落的磚塊和其他碎擊死的。
5.在室外時:
(1)遠離建築物極可能落下之巨大物體如:電線桿、大樹、煙囪、窗型冷氣機、招牌、玻璃窗等。
(2)保持鎮定,並就近尋找掩護,不要慌亂逃跑,保持鎮定俯身保護頭部。
(3)在公共場合不應爭先恐後,冷靜尋找出口。
(4)不可躲在牆邊、河、海堤或山崖附近。
(5)如果你正在乘坐火車,列車通常都會停下來。保持鎮定而且聽從服務人員的指示。
6.在汽車內時:如果地震發生時你正在開車,應該立刻把車移到路旁,並遠離橋樑、高架道,電欖和高大的建築物,留在車內,更不要緊急剎車,以防後面車子踫撞。等待震動停止。
三、大地震後的注意事項
1.檢查自已以及家人有沒有受傷,準備救急。
2.檢查房屋有沒有失火或瓦斯味道。
3.關閉水電以及煤氣開關。
4.在夜間不要點火或開電燈,用手電筒照明。
5.打開收音機聽取政府救助廣播。
6.檢查房屋損害情況,必要時離開房屋。
7.假如被困屋內;盡可能弄出最大聲音待救。
8.學習如何救火,搶救陷在碎物底下的人,提供急救,尋求嚴重緊急的援助和幫助其他人,尤其是老人,不能行動的人和殘障者。
9.在地震發生後的幾個鐘頭之內,除非是緊急事件,不要使用電話。等安頓下來再向指定好的遠方親戚朋友聯絡站報告災情。
10.確定家人及產物安全後,立刻幫助鄰居救急。
11.地震發生後,切勿聽信謠言並防範強烈的餘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