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6/02/60260.jpg)
-
林媽媽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7-12-02 10:39
青年團體正名 政院成功德院
中國時報【李侑珊、張理國╱台北報導】
行政院長賴清德提倡「功德說」,爭議持續延燒,引發青年團體不滿,並發起「功德院長長久久正名行動」,更改行政院周邊路標,諷刺行政院為資方提供好用、廉價且長久工時的勞動力,使台灣成為過勞天堂,進而修正《勞基法》,因此譏諷:「感恩清德,讚嘆清德!資方的無上大成就內閣!」
賴揆在10月下旬在立法院備詢時,勉勵消防員把捕蜂捉蛇當成做功德,近日更將瞄頭指向長照人員,領取月薪3萬元,工作條件困難,「可當作功德台灣的社會理念、做善事的行為」,引發青年團體不滿。
台大大陸社、台大濁水溪社、輔大黑水溝社、高教工會青年行動委員會等青年團體,因此發動「功德院長長久久正名行動」,在行政院周邊的公車、捷運站牌和路標,以「功德院」貼紙覆蓋「行政院」3字,諷刺行政院變成資方的功德院,並歡迎民眾自行上網下載貼紙列印使用。
青年團體認為,「功德」是台灣傳統宗教的概念,一個人「累積功德」,不外乎是為了讓個人脫離目前的不利處境,或是期待來世能在富足的家庭出生。
政府在面對社會問題時,不去從制度面上找尋解決對策,反而勸勉遭受不公待遇的一方調整心態來「做功德」,青年團體痛批:「這根本是本末倒置!」而賴揆身為行政院長,掌握國家資源分配權力,卻以「功德論」來敷衍回應特定族群所處不公平的勞動現況,暴露出他輕視階級矛盾與貧富差距的心態,更提出完全向資方傾斜的勞基法修正案,顯示行政院已和資方站在一起。
青年團體透過聲明指出,政府應透過稅賦改革進行財富重分配,合理配置長照資料,強化勞檢和改善勞動處境,讓每個人都能享有富足且有保障的生活,即為發動「功德院正名行動」原因。
行政院長賴清德的「功德說」引發青年團體不滿,發起「功德院長長久久正名行動」將政院「正名」為「功德院」,政院附近公車、捷運站牌及路標都被改成「功德院」,賴揆昨受訪時說,年輕人有創意,他不以為意。台北市公車聯營管理委員會隨即清查遭波及的公車站牌,並清除張貼的貼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