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 發達集團副處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8-01 05:44

江揆:工研院 扮科技轉型推手

行政院長江宜樺昨(31)日表示,政府104年度各部門預算都在緊縮10%,惟有工研院的預算是逆勢成長。希望透過工研院等創新事業單位,持續扮演帶動台灣經濟與科技轉型的推手。
江宜樺昨天視察工研院,除聽取工研院提出「創新科技帶動產業轉型」簡報外,並參觀「創新研發特展」,同時與青年科技菁英創業家進行座談、聽取意見。
暉/攝影
江宜樺指出,要帶動台灣經濟發展有兩個關鍵,第一個是發展自由經濟,另一個是發展創新經濟。在自由經濟方面,是由政府做,包括法規的鬆綁,簽訂經濟與貿易協議,希望加強以與國際經濟接軌。
江揆強調,若要讓產業發展與轉型,或是帶領高科技產業繼續往前走,就必須透過創新事業,並樹立與發揮創新的工作環境,這部分就有賴工研院等創新事業單位,政府也會在年度預算儘量協助。
工研院是擁有綜合性技術的研發單位,近年來工研院發展趨向成熟,在各技術領域相互支援,這在全球並不多見
江揆指出,41年來,工研院一直扮演台灣轉型的推手,孕育出的高科技,帶動台灣產業發展,讓台灣經濟發展有不同的面貌,希望工研院思考國家未來發展時,持續推陳出新,讓國家處於領先的地位。
工研院董事長蔡清彥說,面對全球產業競爭,台灣產業結構必須轉型與升級,工研院推動高科技的創業風潮,引薦美國矽谷人才到台灣考察與創新。
蔡清彥說,工研院孕育國際級的新創公司,帶動台灣產業升級轉型,尤其必須給年輕人機會,因為這是給台灣機會,台灣必須加快、加大創新事業的步伐,才能在未來的產業競爭中勝出。
初體驗 搭蔬果運輸車
行政院長江宜樺昨(31)日表示,每次參觀工研院都會看到不同的東西,工研院在發展技術或產品時,常蘊含關心別人的心,這不僅是技術上的突破,也是一種人性的改變。
江宜樺昨天視察工研院,並搭乘工研院研發的電動蔬果運輸車,這款電動車已用於台灣最大的蔬菜運輸中心西螺果菜市場,預計將逐步汰換市場800輛汽柴油鐵牛車。
這款電動車能實際運用於果菜市場中的運輸,以往攤商飽受空氣汙染及噪音,做生意要戴口罩。改成電動車後,可大口呼吸潔淨空氣且不用咆哮做生意,相當開心;江宜樺也對電動車豎起大拇指說讚。
江宜樺還在工研院的「創新研發特展」親身體驗科技研發成果,現場以「手持式3D掃描器」當場掃描三義木雕文創特產「ㄚ箱寶」鴨子,不到2分鐘,3D立體圖馬上成型。
另外,江宜樺還參觀工研院協助廠商開發的個人化3D列印機,以及生醫材料3D列印出來的牙冠、關節、骨釘、頭蓋骨及LED燈模具。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