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發達集團執行長
來源:健康養身   發佈於 2014-01-23 13:07

喝酒取暖? 大錯特錯

喝酒取暖? 大錯特錯
2013/02/07 【聯合晚報】
受到鋒面和東北季風影響,今晚到大年初四北台灣天氣轉涼。
不少民眾天冷時會喝點小酒保暖,醫師警告,喝酒取暖是不正確的行為,恐讓身體更冷,一旦失溫恐危及生命。
北市聯合醫院日前診治一名64歲喝酒醉倒路邊的患者,當時正值冷氣團來襲,患者送醫急救時體溫僅21度,幾乎喪命。
醫師建議民眾,過年前公司尾牙、過年期間親友聚餐,喝酒機會增多,正確的保暖方式應多穿衣物或喝溫熱飲料,千萬別喝酒取暖,以免危害身體健康。
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腎臟科醫師劉文勝表示,人體溫度低於35度就不正常。這名酒醉路倒患者送到醫院時體溫僅21度,
不僅心臟幾乎不跳動、心律不整,且有橫紋肌溶解症、急性腎衰竭、肺炎、泌尿道感染等多種症狀,經過醫療團隊緊急救治,才控制住病情挽回患者一命。
劉文勝表示,通常人的軀體溫暖,四肢比較寒冷,但喝酒後會加速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把身體的熱能導向四肢,雖然暫時會覺得溫暖,
但卻是加速熱量散失,可能導致身體溫度降低,身體對抗寒冷時的顫抖反應也變差,更容易引起失溫。
失溫分三種,體溫32至35度為輕度低體溫,28至35度為中度低體溫,28度以下為重度低體溫。輕度失溫只要加穿乾燥衣物、蓋毛毯、補充飲食,一下子即可恢復;
中重度失溫則要使用溫毯、烤燈、打溫熱點滴等。
劉文勝表示,失溫病患往往合併多種慢性疾病,例如糖尿患失溫會又餓又冷、意識不清、精神不繼,他提醒正確的保暖方法還是多穿衣物、適當飲食或喝溫熱飲。
若在野外失溫,應盡可能保持身上衣物乾爽,並用隨手可得的報紙、塑膠袋塞進衣服內避濕氣保暖等待救援。
===
每逢佳節被逼婚 中國年輕人過節煩惱
‧新華社2014/01/19
近日,有媒體報道,一位中國母親在澳大利亞墨爾本的華文報紙登廣告,以不逼婚為條件,勸兒子回家過年。
消息一齣,引發中國網友熱議。「每逢佳節被逼婚」的現實,的確令許多年輕人感同身受。
「我春節準備一個人去馬爾代夫,啥都不幹,就在海邊曬曬太陽散散心。」
李妍說。1984年出生的她老家在黑龍江,目前就職於北京一家知名律師事務所。這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看似灑脫,其實透著些許無奈。
「不是不想回家團聚,只是這一兩年因為不斷催婚,我每次回去,都因為爭執不下而和家裏人有些不愉快。」
李妍告訴記者,既然沒有遇到合適的緣分,就不想輕易走進「圍城」,希望家人能更多地理解自己。
事實上,除了「逼婚」,「催生」的問題也著實令已經步入婚姻殿堂的中國年輕人煩惱。春節期間,正是「七大姑八大姨們」圍坐一起,「善解人意表示關心」的好時機:
「你們怎麼還不生孩子?」「你們準備什麼時候生孩子?」……這讓現代社會中崇尚「我的青春我做主」的年輕人倍感壓力。
29歲的小劉祖籍山東,目前在北京工作。他和妻子結婚不到一年,小兩口今年春節決定留在北京。
「回家過年就得『走親戚』,去年春節已經感受到親戚們逼婚的威力,今年不想再遭遇『催生』的『輪番轟炸』。」小劉告訴記者。
不知從何時起,「逼婚」「催生」成為春節家庭聚會的「常規主題」。難得返鄉的年輕人在暫時拋卻工作壓力的同時,卻又要面臨與這一人情世故下傳統觀念博弈的窘境。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民俗學與社會發展所教授蕭放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結婚、生育是社會延續的正常需求,但客觀來講,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的婚育觀念、生存環境等都發生了變化,部分人選擇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不育也是一種自由。
但他也指出,從情感角度講,有人惦記關心是種幸福,被逼婚育的年輕人應該珍惜這種牽掛,理解家人的觀念和做法。
同時,親戚朋友的關心也應把握限度,不能讓這種出自善意的關心成為他人困擾。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