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雄東 禁止登錄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2-05-18 07:03
台灣面對中日韓FTA談判應有的對策
中日韓即將於年底啟動「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馬總統日前指示行政院,必須加速與各國經貿談判,爭取參與區域經濟整合。顯示政府深切體認台灣恐有被邊緣化的危機,若相關部門及產業界不能積極面對自由化的經濟潮流,未來對外經貿必然更為嚴峻。
中日韓FTA如果形成,三邊貿易額將達十二點三四兆美元,約占全球總貿易規模的百分之二十,不但成為全球第三大自由貿易區,對三國經貿也有相當助益,預估將使韓國經濟成長百分之二點五至三點一;中國大陸成長百分之一點一至二點九;日本成長百分之零點一至零點五。相對的,台灣則是受衝擊最大的經濟體。
日本向來是台灣重要進口國,對我長期擁有貿易順差;南韓是台灣最重要的競爭對手國;至於大陸則是我最大出口市場,同時也是第二大進口來源以及最大出超地區。再觀諸貿易規模,二○一一年,台灣對中國大陸(含香港)、日本及韓國三國出口,占台灣總出口之百分之五十一,高居亞洲主要國家之首。
可以預見,台灣將有半數以上的產品會受到中日韓FTA影響,特別是台灣、日本、韓國都以中國大陸為首要出口市場,工業產品平均關稅將近百分之十,FTA機制下的關稅優惠產生的貿易移轉效果相當明顯。中日韓FTA若先於ECFA後續談判完成,必然大幅減損台灣在中國大陸市場的競爭力,這是政府所以要加速完成ECFA後續談判的主要原因。
事實上,中日韓FTA對我衝擊的嚴重性不僅止於如此。美韓之間的FTA已於今年三月十五日生效;韓國與歐盟簽署的FTA,則已於去年七月一日生效,在三到五年內,韓國與美國、歐盟間的貿易,超過百分之九十七的貨品關稅都將降到零,彼此皆可享受貿易增加的果實。
據韓國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估計,與歐盟FTA上路後,每年可增加對歐盟出口一百二十億歐元,國內生產毛額(GDP)短期增加百分二點零二,長期增加百分之三點零六;就業機會短期增加三十萬個,長期增加六十萬個。與美國的FTA生效後,韓國對美國出口將增加百分之七到二十,GDP增加百分之五點五六,就業機會增加三十五萬個。
做為主要競爭對手,韓國獲利就是台灣失利,當中日韓產品能享受零關稅時,台灣產品仍要被課以百分之五甚至超過百分之十的關稅,台灣外貿勢將居於市場劣勢,尤以美、歐盟分別是台灣第三、第四大貿易夥伴,台灣受美韓FTA影響的出口金額達新台幣三千五百億元;受韓歐FTA影響金額為一千五百億元。中韓若簽署FTA,對台灣產業估計將產生約一兆八千億元的衝擊,其嚴重性可想而知。
韓國已完成九個FTA,另有七個正在洽簽,一旦中日韓FTA生效,韓國出口的百分之八十都可享受優惠待遇,台灣將會受到空前衝擊。政府除了加速ECFA後續談判,也應擴大開放陸資來台,同時積極推動自由化,加速經貿制度改革,並將洽簽FTA提升到國家經濟戰略層次,政府相關部門及產業界更要摒除保護主義與本位主義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