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yes 禁止登錄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08-12-14 15:55

網路廣告契機無限

隨著幾年來網路科技變化快速,流通資訊瞬息萬變,廣告媒體業漸漸起了一些變化,使用戶趨向網路化的速度比廣告商還快,媒體業只好不斷追緊潮流。只是現在全球經濟爆發衰退,傳統廣告業似乎威脅更大,這是否意味著網路廣告的時代來臨,或是可能會跟著一起沒落?
廣告業的確會隨著景氣起伏而有所變化,只是變化程度很難說得準。美國數位廣告商的貿易協會「互動廣告局」(Interactive Advertising Bureau),指出,自從1919年來美國的廣告業一直穩佔國內生產總值 (GDP) 的2%,顯示廣告業的預算大體上尚能符合經濟產出。
但Morgan Stanley(MS-US) 網路分析師Mary Meeke 認為,現在廣告業預算的起伏遠超過 GDP的變化。在經濟停止成長時,廣告業支出會下滑4%,如果經濟萎縮2% ,廣告業支出可能會加劇下跌 10%。她對於網路廣告業更感悲觀,從歷史數據來看,在 2000-2002年這段網路泡沫化的空頭期間,美國網路廣告業的支出就重跌了 27%。
不過英國財經媒體《經濟學人》認為並沒有這麼糟糕,在整個大環境不景氣下,網路廣告業相對而言比較沒有受到傷害。
幾年前網路正紅的那段日子,入口網路如Yahoo!或 MSN普遍喜愛用華麗的橫幅廣告 (banners),雖然現在這種方式依舊隨處可見,只是佔網路廣告業的支出已經下滑不到 20%,其它部分大多流向 Google(GOOG-US)等搜尋網站,也就是當使用者在搜尋關鍵字後,跳出來的資訊旁邊出現的文字型廣告。這種廣告費用只有當被主動開啟才需支付。
而這種普遍稱為「富媒體」(rich media)的廣告形式,在品牌廣告的市場裡已經逐漸取代了橫幅廣告,就是因為透過這種方式可以與使用者產生互動,更可追蹤使用者的喜好。
根據市調研究機構 eMarketer預測,佔有全球將近一半市場的美國網路廣告,其支出到2009年將增加8.9% ,其中搜尋廣告2009年則將成長 14.9%,富媒體形式的廣告加會成長7.5%,顯示廣告 (display advertising) 將成長6.6%。綜觀而言,在經濟大環境不佳的情況下,整體來說網路廣告雖不如外界預期的快速發展,但是仍然在持續擴張成長。
而另一個對網路廣告應抱持樂觀的原因,就像美國互動廣告局 (IAB)總裁Randall Rothenberg所述,網路廣告已經逐漸消弭了傳統的界線。
從術語上來解釋,在大眾媒體上出現的廣告(above -the-line;ATL) ,比如說電視廣告會提升品牌的曝光度,使消費者在選購時會更傾向該品牌。但是通常在景氣不佳時,廣告主會選擇削減這種方式的支出。
而另外一種常出現在小眾媒體(below-the-line;B TL) 的廣告模式,例如網路,透過購物點廣告、直接郵寄廣告等促銷手法,直接刺激消費者對該品牌的好感度,同時更能增加忠誠度。因此在景氣不佳時,廣告主反而比較喜歡用這種方式。
總裁Randall Rothenberg認為,網路行銷的好處即在能跨越上述的界線,將品牌知曉度 (awareness)、偏好(preference),以及進一步的考慮 (consideration) 等同時一網打盡。拿使用這種廣告模式的食品大廠卡夫 (Kraft)來說,該公司在網路上使用鮮豔動人的食物照片來提升品牌知曉度,之後透過網頁點選 (click)後顯示食譜的手法來提高消費者的購買考慮,同時也提供優惠券以及可與朋友分享的小遊戲。
而在網路廣告的世界裡,業界又特別對兩種新模式感到興趣,包括影像與社群網站。
雖然在互動式廣告的市場裡,美國網路廣告在今年上半年已經從1%逐漸成長到3%,不過以影像而言,目前企業尚無法透過網路影片來達到全面性的廣告目的。兩年前用16億收購影片分享網站YouTube的 Google,不過就算以每個月50多億的影片瀏覽量來說,能夠替Google 帶來的收入恐怕也微乎其微。
當然,除了 YouTube,另一個可與之比擬的線上影片網站Hulu.com,由 NBC Universal集團與News集團合資,只是該網站強調的是可讓使用者觀看福斯、 NBC、米高梅 (MGM)與 Warner Brothers等所發行的數位合法影片。在今年 9月時曾推出一項新的計畫,可讓用戶自行選擇觀看廣告,也可以對特定廣告投票決定好壞。
只是,當今最重要的問題並非在於格式,而是有許多影片網站例如YouTube,都是以使用者自產 (user-generated)為主,品牌業者須在刊登網告時須要注意並排的那些影片內容,有時會造成不必要的誤會或甚至是冒犯。
另外一個新模式為社群網站,例如 MySpace與 Facebook等。不過雖然試過很多種不同的廣告模式,基本上並沒有很成功。 《Economist》指出,這當中最大的缺點就是在這裡使用者最大的目的是與朋友互動,而非購物。
但優點則是使用者通常會在站上花很多時間。根據統計,兩年前用戶平均使用Yahoo!與 MSN兩大入口網站的時間約佔 11%,現在已經下降到5%,而另外5%則是花在瀏覽 YouTube與Facebook上。
雖然擁有廣大的瀏覽量,不過目前這些網站的廣告並沒有太大效用,因此也相對較為便宜,但這正好給那些聰明的行銷經理一個創新與創造利潤的機會,也可減少傳統廣告的預算。
更重要的是,「在全球進入景氣衰退之際,可以提供廣告業一絲希望。」 Morgan Stanley(MS-US)網路分析師 Mary Meeker表示。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