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安 發達公司襄理
-
來源:股海煉金
發佈於 2011-10-16 07:06
謝金河-巴菲特危機入市的點到了?
股神巴菲特最常被全球投人引用的一句名言:「當別人恐懼時,您應該要更貪婪。」很多人把巴菲特這句話當成一生的投資座右銘,而且身體力行。巴菲特這句「危機入市」的反市場法則人人都懂,但是很多投資人一定會說,經過八、九月全球股市大獵殺,現在不是該危機入市了?巴菲特最近再度發揮危機入市的本色,勇敢進場,他先提議要以三二.四億美元收購大西洋保險(TRANSATLANTIC),以鞏固柏克夏的保險業務,柏克夏基金準備用旗下NATIONAL INDEMNITY以每股五二美元作價全面收購。巴菲特是出手了,但是,投資人仍納悶全球股市真的到底了?
不久前,在美國NBC的節目,高盛資產董事長,也是「金磚四國」一詞發明人JIM.ONEILL,仍不改一貫多頭本色,他認為全球股市將觸底反彈,理由是中國通膨已觸頂,決策官員不再收縮銀根,股市將展開多頭行情。但是老江湖的FED前主席葛林斯班則警告經濟持續降溫,全球股市不可能立刻止跌。股市多空都有人看,向來都是如此,但這回問題複雜很多,巴菲特的危機入市理論不見得管用。今年上半年及第三季,全世界是迥然不同的分水嶺,上半年,大家對成長充滿希望,信心十足,大家根本沒有把歐債、美債問題放在心上。但是七月下旬,美國為了舉債上限吵成一團,然後標普調降美債評等,歐洲危機如滾雪球般愈滾愈大,大家才知道情況不妙。
就像陶冬所說的,希臘債務問題在二○一○年初可以用五○○億歐元解決,到了今年初可能要用到五千億歐元才能解決,如今病入膏肓已沒得救。歐洲的問題讓全球經濟愈陷愈深,其實不論是歐債、美債都不是短期可解。以金融海嘯最早出問題的冰島為例,冰島在○八年的金融業大崩壞中就先倒下去,當時冰島股市漲到八六五七,如今在六○○點上下浮沈,代表冰島債台高築,倒下去之後,再也沒有爬起來。兩年前,泡沫化後垮下來的杜拜,迄今也沒有見到轉機。
上一波金融海嘯是金融業過度槓桿闖出來的禍,雷曼兄弟破產是最重要的代表作,在危機最險惡的時候,全球股市大崩盤,後來是靠著量化寬鬆政策,用印鈔票的手段解危。那一次全球股市像是皮球從樓上丟下來,摔得很深,但也彈得很高。但這次是國家債務有問題,企業有國家救,但國家出問題,要別的國家救,但國與國之間的問題就涉及了政治,談到政治,問題就複雜了。
就像希臘出問題,當然身為老大哥的德國責無旁貸一定非救不可,德國總理梅克爾深知這個道理,但是她要救,老百姓不見得同意,於是基民黨在今年六次地方選舉都吃了敗仗。於是救希臘問題,就讓德國「瞻前顧後」。這一期的英國《經濟學人》周刊有一段話值得大家省思:「世界經濟令人恐懼,除非政客肯勇敢採取行動,否則全球經濟只會繼續跌進黑洞。因為懦弱是要付出代價:歐元區陷入衰退,德國的出口放緩、財政繃緊、信心下降、銀行都暗示要緊縮信貸。
即使危機解決,歐洲GDP在未來數月亦可能下降。而全球經濟前景依然黯淡,因為富裕國家的財政緊縮加劇,拖累新興經濟體的發展。近期新興市場貨幣,以及股價下跌,表明經濟危機已延至其他國家,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不可能再拿出如○八至○九年金融海嘯時期的經濟刺激方案。
選舉年接近,發達國家的政客未必會如實告訴選民問題的嚴重性。在失業率較○八年低的德國,不少人相信危機和懶惰的希臘人和義大利人有關;梅克爾應闡明,危機源頭包括德國銀行。美國的歐巴馬傾向以階級鬥爭,而非財政手段改變國家。更大的問題是,在巨大的問題前,政客們只表現出『小人』行為,不思建樹。」
換句話說,上一次金融海嘯是企業去槓桿化,這一回是國家去槓桿化,有了政治干擾,問題只有一個拖字訣。既然是要用時間來解決問題,這一次世界經濟很可能不會像上次金融海嘯那樣大落又大起,這一回很可能波幅愈來愈小。
照理說,全球股市已過八、九月的大獵殺,例如,法國與德國股市在第三季都重挫逾二五%、英國下跌一三.七%,亞太區股市以港股下跌二一.四六%跌最重,深滬A、B股、南韓、台灣跌幅在一五~一七%之間,單是MSCI世界指數就下跌一八%,全球股市市值也跌掉五.二九兆美元。
除了股市狂跌外,所有金融資產幾乎無一倖免,例如,匯市除了美元漲,全球貨幣都大幅貶值,各國公債殖利率幾乎都下滑,還有原物料出現罕見的跌幅,黃金、白銀、白金、銅都大幅下跌。這回金價出現○八年以來最大的跌幅,全球投資人荷包縮水的情況是○八年金融海嘯以來最嚴重的景況。理論上,目前就是最悲觀的時候,應該十分符合巴菲特所說的「危機入市」的最好時點。
不過回頭檢視一下全球股市,經過八、九月全球一輪股災,全球股市仍然處在尋底階段,例如,美國五大指數、道瓊等都在十月四日觸及最低,道瓊跌到一○四○四.四九,S&P500跌到一○七四.七七,NASDAQ到二二九八.八九,羅素二○○○也創下六○一.七一的新低,費城半導體指數也見到三二二.二四的新低點,換句話說,美股八月大跌以來,指數仍在低檔盤旋。
歐洲股市也是如此,德國股市在九月十二日寫下四九六五.八的新低點,已經一個月不破底了。法國股市的底部落在九月二十三日的二六九三.二一。除了希臘股市頻破底外,歐洲股市可說進入反覆打底的過程。照理說,歐洲是風暴核心,股市應最脆弱,但最近除了希臘外,歐洲股市已不再破底,但是彈升也無力。
比較意外是亞洲股市積弱不振,十月第一周,中國長假未開市,但八、九月來,深滬股市天天都破底,比較令人吃驚的是,過去外資聚集的香港股市今年跌勢最吃重,恆生指數從四月的二四六八八跌下來,已經整整跌掉三二.五%,是亞太區跌最重的市場,這顯然與外資從中國撤資有關。
除了中國概念退燒外,南韓股市也積弱不振,這一波南韓綜合指數寫下一六四四的新低點,到目前為止,指數尚未脫離危險區,日經指數在八三八二,也是逼近三月地震震下來的低價區。另一塊金磚印度也是頻破底狀態。
原本最強勢的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印尼九月以來都出現補跌走勢。其中菲律賓從四五五三.五七跌到三七一五.九八。泰國股市從一一四八跌到八四三,很快下修二六.五六%。亞洲四小龍之一的新加坡從三二二七.二八跌到二五二一.九五,也下跌二一.八七%。亞太股市成了這一輪全球股市修正最弱勢的區塊,這可能與中國資金趨緊、高利貸橫行,可能衝擊產業與房地產有關。最近最活躍的溫州幫,有的老闆跳樓、有的老闆跑路,可以意識到這個窘況。
假如中國經濟因為過度緊縮出了狀況,下周重新交易的深滬股市成了重要觀察指標,若繼續再探底,問題就十分嚴重了。
另一個是跌跌不休的港股。香港股市這次的修正威力不輸給二○○八年的金融海嘯。如思捷環球(00330)在○八年金融海嘯最慘跌到二八.○五港元,這回卻跌到七.五三港元才煞車,比亞迪(01211)從八八.四港元一口氣掉到一○.六八港元,幾乎是回到海嘯前低點;巴菲特在海嘯後搶進比亞迪,股價幾乎賺十倍,如今又回到原點。
從港股激烈調整回頭看台股八、九月以來的修正,第一段是宏(2353)、鴻海(2317)、聯發科(2454),及DRAM、面板股的快速修正,像奇美電(3481)跌到一○.九五元,友達(2409)跌到一一.九元,DRAM股全都變成雞蛋水餃股;但接下來就是中概股褪了顏色,很多中概股在八、九兩個月的大跌,不是跌了三、四成就是股價腰斬。
像是業績一向很好的裕融(9941)從八九.四元跌到四六.六五元,股價一下子跌掉四七.八%;寶島科(5312)從一一三跌到五七.八元,跌了四八.八%;有大洋百貨利多的益航(2601)從七九.六跌到三八.一五元,股價兩個月就跌了五二%;還有麗嬰房(2911)去年才見到五三.五元,如今跌到二五.八,也是罕見新低價。
最近歐洲精品股從法國PPR、LU、HERMES、英國BURBERRY、德國BMW、BENZ等頻頻大跌,主因是中國需求退燒。在香港掛牌的PRADA(01913)最近從五○.九港元跌到二七港元,幾乎腰斬;新秀麗(01910)從一七.一四跌到九.一四港元,歐舒丹(00973)從二二.九跌到一三.七六港元,跌幅都很慘烈。台灣的中國內需股也遭到嚴重的修正。
像是遠百(2903)從六五.五跌到三四.七五,已跌掉四七%,遠百大跌對高林(2906)、特力(2908)、統領(2910)都帶來強大的修正。另外,內需股如味全(1201)、泰山(1218)、大成(1210)、大華金屬(9905)、統一實(9907)、宏全(9939)、百和(9938)、裕日車(2227)跌幅都很驚人,中概股褪了顏色,使台股失去了另一個支撐點。
過去二十年來,大家眼看著日本陷入失落二十年,大家都很慶幸我們逃過一劫,那是因為台灣一九九○年股市從一二六八二崩盤而下,台灣找到第一個新動能,那就是發展電子業,與美國高科技的十倍速成長接軌,鴻海、廣達(2382)、華碩(2357)、宏崛起,台積電(2330)是最大贏家。九○年代,台灣創造了很多科技新貴。
等到美國高科技出現泡沫化調整,台灣又與中國為主的「金磚四國」快速奔馳搭上另一班列車,台商又寫傳奇,電子業也紛紛找到中國廉價生產基地。過去二十年來,台灣把中國當成生產基地,產品外銷歐美,一手賺歐美出口的順差,一手賺中國生產利潤,這是支撐台灣經濟成長的兩隻腳。
現在歐債危機、美債問題,已讓美國需求停滯不前,未來台幣貶再多,對出口恐怕幫助不大,因為實體經濟恢復有限。另一個隱憂來了──中國的新挑戰。
中國大陸經濟快速奔馳了起來,過去三十年全世界的經濟有起有落,多數國家都受到調整,例如一九九○年台灣與日本泡沫吹破,到一九九七年起中南美洲儲貸危機,巴西、阿根廷、智利都受創;同一時間,亞洲金融風暴橫掃全亞洲,南韓、印尼、泰國受傷很重;接著二○○○年科網泡沫到二○○一年恐怖攻擊,美國受到重創;○八年金融海嘯重擊歐美金融業。這次歐債危機打擊整個歐盟,全世界的經濟體都被修正過,只有中國在過三十年一再保持高成長。
如今高利貸橫行,地方債、房地產,很多環節都出了狀況,全世界跟中國有關於資產最近都急跌,台灣的中概股瞬間跌了四、五成,這個警訊是大的,未來如果電子股不行,中概股也不行,另一是大家寄望很深的金融股也不行,那麼台股的未來恐怕是令人擔憂的。
這次官股銀行最具代表性的第一金(2892),原擬增資八○億,每股溢價二十.五元,結果股價跌到一八.○五元,增資案功敗垂成。第一金的前任董事長還是現任金管會主委陳裕璋,可見金融股的修正有多麼嚴峻。金融股的第一優等生富邦金(2881)先是踩到歐債,後來又有運動彩券風波,股價一下子從四八.八元跌到二九元。台灣最好的金控股,股價突然掉了四成,這是很可怕的修正。
電子股、中概股、銀行股,這是台股三雙腳,如今都猛烈滑了下去,這是加權指數失守七千大關的主因,以目前的全球走勢來看,台股跌破七千點已進入低檔區,往上來看,七八五三到八三一七的跳空缺口,很可能是今年天險;簡單來說,即便有選舉行情,八千點關卡恐怕難過。接下來台股有兩個小跳空缺口,一個在七一○○至七三○○之間,另一處是七三四二至七六一四元之間,這兩個小缺口還有攻克的機會,但是看起來格局都不會太大。
最近電子股反彈比較有活力,是因為華寶(8078)、華冠(8101)、宏、聯發科(2454)、創意(3443)、瑞昱(2379)等股價領先下跌,月KD值已在二十以下交叉向上,技術面反彈具有著力點。反觀基期很高的APPLE概念股,如光學的大立光(3008)、玉晶光(3406)、電池模組的新普(6121)、順達(3211)、機殼的可成(2474)、軟板的台郡(6269)、嘉聯益(6153)、台虹(8039),基板的景碩(3189)、導光板的瑞儀(6176),月KD指標則從高檔交叉向下,包括上銀(2049)都是如此,因此近期股價修正十分激烈。同樣是電子股,高基期與低基期股評價十分兩極。
最近一些低價,基期又低的,如CD-R的中環(2323)、錸德(2349)、或是PC的微星(2377)、神達(2315)、手機零組件的美律(2439)、閎輝(3311)、毅嘉(2402),都是基期與股價都相對低,逐漸抗跌翻揚而上的個案,這是一個選股的著力點。
台股跌到七千點以下,跌幅已夠深,但是並沒有出現海嘯後的強彈而上走勢,代表台股調整還得面臨很多問題,大家在操作上一定要有耐心。日前全球股市的利空大致都明朗了,更大的利空不多了,但是實體經濟強大利多也不多,股市可能在漲漲跌跌中調整,跌深了就反彈,彈高了就回檔,把握箱型區間操作是致勝要訣。
如鴻海跌到六一.五元就未再創新低,但第一波反彈高點七七.五元也碰不到;宏利空再大,也沒有再破二七.二元,但這波高點三八.二元也不易立即突破;聯發科反彈過年線是強者,IC設計的瑞昱、創意、晨星(3697)都是反彈強勢股。
APPLE創辦人STEVE JOBS突然病故,對產業衝擊一定是非常大,對台灣廠的影響值得細細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