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7-07 06:36

〈財經週報-台股看盤焦點〉台灣上半年出口強勁 後市看好科技與除權息題材

2025/07/07 05:30  
大而美法案與降息預期推升美股表現,市值型標的成為投資焦點。(彭博)
■林永祥
大而美法案與降息預期推升美股表現 看好市值型多產業投資標的
2025年7月1日,美國參議院以51比50的微弱優勢通過「大而美法案」,標誌著川普第二任期的重要經濟政策。該版本法案延續並擴大2017年減稅政策,維持企業稅率21%,個人所得稅最低稅率10%,最高37%,並將州及地方稅(SALT)扣除上限從1萬美元提高至4萬美元,新增小費與加班費免稅、每名兒童稅收抵免增至2500美元,預計10年內減稅4.5兆美元。同時,法案撥款1500億美元強化國防,700億美元提升邊境安全,但削減醫療補助7000億美元及清潔能源補貼,預估未來十年國債增加3.3兆美元,引發市場對財政赤字的擔憂。此外,聯準會降息預期升溫提振市場情緒。根據最新(7月3日) CME FedWatch工具,2025年降息3次機率超過60%,高於先前預估,反映對通膨保持緩和的信心。
「大而美法案」與降息預期利好多個產業,市值型標的因其穩健性與分散風險特性成為投資焦點。大型科技與消費品產業受益於減稅與消費復甦,特別是雲端運算、電子商務與零售連鎖。國防與航太產業因預算增加而具成長潛力,尤其是無人作戰系統與飛彈防禦。傳統能源產業因放寬排放標準與補貼轉向而復甦,石油與天然氣領域表現可期。半導體產業受惠於35%投資稅收抵免,AI與先進製程需求強勁。
台灣2025經濟「前高後低」 7月看好科技與除權息題材
預測台灣2025年經濟表現受全球科技需求與貿易不確定性影響。根據台灣主計總處,2025年第一季GDP年增5.4%,超乎市場預期,主要受惠於AI相關供應鏈出口激增,5月出口額達517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對美國與東協出口表現強勁。
然而,5月景氣燈號滑落至綠燈,反映批發、零售及餐飲業動能放緩。此外,新台幣升值預料將侵蝕下半年出口廠商利潤,及美國關稅不確定性影響。預測今年台灣經濟呈現「前高後低」態勢,雖然下半年經濟面臨放緩壓力,但是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2025年台灣GDP成長2.9%,仍高於日本(0.6%)與南韓(1.0%)等東亞周邊國家。
展望7月,台股可聚焦在AI需求與除權旺季行情。電子產業因全球AI算力需求成長而動能強勁,晶圓代工、IC設計與伺服器製造預期第三季營收續增,特別是先進製程與雲端運算供應鏈。金融產業因穩健股息與數位金融發展具長期潛力。第三季除權息旺季將推升息收題材表現,投資人可採取科技與息收並重策略,平衡成長與收益。
美國「大而美法案」與聯準會降息預期為全球市場注入短期動能,但長期財政與貿易風險需關注。台灣2025年經濟受AI出口帶動成長,但新台幣升值與內需疲弱構成挑戰。投資人可透過美股市值型ETF與台股息收型ETF,平衡成長與防禦策略,靈活應對不確定性。(作者為永豐投信投資長副總經理)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