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層肉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健康養身   發佈於 2022-07-28 17:53

全台46萬人疑心衰竭卻未診斷治療 3大症狀不可不慎

記者沈能元

心臟基金會表示,台灣約有46萬人為罹患心衰竭,但未被診斷及接受治療,呼籲民眾若持續感覺累、喘、腫三大症狀,應速就醫檢查。(記者沈能元/攝影)
持續感覺累、喘、腫,當心是心衰竭上身。據統計,全球有6000萬名心衰竭患者,也就是說,每5人就有1人,一生中會罹患心衰竭。
心臟基金會表示,依心衰竭盛行率推估,台灣患者約有70萬人,但依衛福部統計,實際就醫僅24萬人,約還有三分之二患者達46萬人,未被診斷及接受治療,目前臨床已有針對心衰竭藥物可以使用,呼籲民眾若持續感覺累、喘、腫三大症狀,應速就醫檢查。
心臟基金會今舉辦心衰竭衛教活動。心臟基金會副執行長趙庭興說,國內正接受治療心衰竭患者為24萬人,這只是冰山一角,因仍有46萬名心衰竭患者未被診斷及治療,但心衰竭有三大問題,第一是住院率、死亡率高,據統計,心衰竭是65歲以上病患常見住院原因第ㄧ名,約有三分之一心衰竭患者住院1年後死亡,且死亡率為隨年齡增加,甚至每2名確診患者中,約有1人在5年內死亡。
趙庭興說,其次問題是會影響生理及心理健康,包括日常穿衣、行走、淋浴都會受到影響;第三是合併其他共病的威脅,因此絕對不可輕忽。
心臟基金會董事吳彥雯說,心衰竭是種慢性病,主因是心臟無法推送足夠的血液,維持身體所需的氧氣與養分,症狀為累、喘、腫,呼籲一旦出現不適症狀,應到心臟科進行心臟超音波、血液等檢查。心衰竭依不同病因分為三大類,包括心臟收縮力不正常,占比約為5成;心臟收縮力正常的心衰竭,占比約4成;心臟收縮力略為受損的心衰竭,占比約1成。
吳彥雯說,以往治療心衰竭多為症狀治療,但目前已有心衰竭專用藥物,建議心臟科醫師可依患者症狀,同時給予症狀治療及專用藥物治療,為患者帶來曙光,以延長患者生命及改善生活品質,降低再住院率,不要很快死於心臟病
吳彥雯說,患者每天起床後,應量心跳、血壓及體重,隨時監控心臟功能,同時保持運動習慣,如太極拳、慢走、快走及核心肌群等,另一方面也要控制水分、鹽分攝取,若一天體重增加超過0.5公斤,必須提高警覺,若連續2天增加2公斤應速就醫,可能就是因水分、鹽分攝取過多所致。
66歲蔡女士於半年前開始,感覺爬樓梯時上氣不接下氣,走路喘不過氣,驚覺不對到胸腔科就醫,但查不出病因,隨後轉至心臟科,確診是心臟收縮力正常的心衰竭。蔡女士說,確診後對心理及生活造成影響,如一個人在家時,就會擔心突然發病沒人救助,或心情緊張就會喘不過氣,甚至想要外出遊玩,但又想到要走很多路、走樓梯,因此不願意外出,希望經治療後,病情可以好轉。
趙庭興說,心衰竭患者平時須依醫囑按時服藥、控制病情外,飲食需要限制鹽分、水分攝取,同時避免感染、心律不整,喝水過多,並切記不要隨意服藥,影響腎功能,以防心衰竭症狀惡化。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238/6495394?from=wj_lastnews_story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