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 發達集團執行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02-12 13:37
大陸年後升息 引信拆除
大陸年後升息 引信拆除
【聯合報╱記者賴錦宏、劉煥彥/綜合報導】 2010.02.12
大陸昨天公布一月兩項總體經濟數據,包括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未如預期升高,與人民幣新增貸款未超出預期太多,都為年後可能立即升息與進一步緊縮貨幣政策的預期心理,拆除引信。
大陸國家統計局公布,一月物價年增率百分之一點五,其中食品漲最多,但總體來說,低於去年十二月的百分之一點九,也低於經濟學家平均預期的百分之二點一,讓市場觀察家鬆了一口氣。市場甚至揣測,今天封關的大陸股市,可能小漲。
路透及彭博資訊報導,中國大陸每年初的經濟數據不易解讀,因為為期一周的農曆年假期日期不定,例如去年是在一月,今年在二月。
人民銀行昨天公布的一月人民幣新增信貸約一點四兆元,比去年同期的一點六兆元大幅下降,顯示北京當局的信貸緊箍咒已發揮效果。由於每年一月大量放貸,已經成為大陸銀行的慣例,昨天公布的數據未太超出市場預期,業界估計,集中放貸期已經結束,未來新增的貸款可望大降。
上海國泰君安證券分析師姜超說:「央行(大陸人民銀行)可能要等到季節性因素在一、兩個月後逐漸退去,才會有進一步動作。當物價升破百分之二點二五(人行規定的基本存款利率)時,才會有進一步的貨幣緊縮措施,時間可能在三月後。」
瑞士銀行中國區經濟學家汪濤指出,一月物價的數據意味大陸決策高層不再有需要立即採取行動的壓力,但預期二月物價年增率將接近百分之三,肯定會突破百分之二,因此大陸央行第二季調高利率的壓力將非常大。
另一項未知因素,是中共官方不確定是否能將節節升高的貨品出廠價格,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大陸國家統計局昨天也公布,一月PPI年增率躍升至4.3%,不僅超過經濟學家平均預期的3.5%,更高於去年十二月的1.7%,顯示輸入型通貨膨脹對大陸的威脅可能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