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oe 發達集團處長
-
來源:股海煉金
發佈於 2008-08-26 14:26
挖掘能力的黃金組合
商業周刊1083期....文.曠文琪
當年資、專業與金飯碗都不能被信任時,你還在靠學更多專長,或轉到熱門行業去應付嗎?今天起,你需要的是終生被雇用的力量。
你是一位專業人士嗎?你認為你夠專業,就可以一輩子無憂無慮嗎?如果你的答案為「是」,請試想一下以下的問題: 如果你所在的產業突然發生大變化,今天必須面臨無預警裁員,你能在三個月內,找到和現在一樣令你滿意的工作待遇嗎? 如果沒有把握,你就可以好好思考一下最近職場發生的趨勢:產業巨變的速度比過去更快、專業人士遭遇失業的危機比過去更高。
新危機!再專業也沒有用白領工作憑空消失,金飯碗一夕褪色
在美國,「在華爾街工作的人,像是一夕之間消失般。」《紐約時報》引述,今年上半年,有六萬六千多位金融專業人員被裁撤。在台灣,遠東航空上千名員工,一夕之間失去工作;《中國時報》七月十七日召開會議,決定裁員人數高達四百三十人。 證券分析師、銀行經理、空姐機師……,這些過去大家眼中的金飯碗,現在都不再容易端得穩。根據美國勞動局統計(BLS),從二○○六年到二○一六年,美國消失最多的工作機會,包含了需要高度金融專業知識的證券交易員,人數可能高達十三萬人,甚至比檔案管理員或電話行銷人員還要高。
「我現在手上的履歷表,最多的就是銀行經理與IT人員。」經緯智庫總經理許書揚說。當台灣越來越多公司因為成本,而把IT部門關掉,外包給大陸與印度時,「再專業也沒用,因為工作就是憑空消失了。」
資歷久也無濟於事,許書揚舉例,一位在製造業待了十年的人事經理,想要轉行服務業卻被刁難,「在一個領域待太久,可能求變的意願不強。」一位在大型外商服務十五年的會計副理,離職後卻長達半年找不到工作,理由是「公司大,分割精細,他只會做應收帳款一個細項;說好聽是專業分工,卻沒有解決問題的能耐。」 怎麼辦?你需要「就業力」 在興趣和趨勢的交集,工作永遠不缺
職場的競爭力,正在被重新改寫!專業沒有退位,但你很專業卻不夠,你還需要就業力(employability)。
什麼是就業力?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直指,這是未來年輕人必備的能耐之一。研究就業力議題超過十年的英國學者哈維(Lee Harvey)分析,就業力的本質是永續實現自我的能力,而非只是擁有一份工作的能力。而他認為,新時代核心就業力包括態度、個人特質、職涯管理與自我行銷力。
「過去,我們都是只看外在的O(opportunity,機會),判斷要往哪裡去,但這都錯了,應該是看S(Strength,優勢),」「先從裡面往外看,找到興趣與趨勢的交集點才對。」台大國企系教授李吉仁說。
哈維與李吉仁所談的就業力,都不是往外取得某種明確的專業,而是往自己內在尋找金礦。這推翻了現在許多人以為只要拚命學專長、考證照,朝新興行業轉型就對了的思維。
「你在最專長的跑道都跑不好,怎麼會認為在其他跑道可以當第一?」一○四人力銀行董事長楊基寬說。人要想清楚自己的天賦與喜好是什麼,把所有的資源集中在上面,才能事半功倍。「而且,學習本來就是痛苦的,不喜歡,怎麼會學得好?」
要當就業力達人,先用策略角度盤點自己。
「沒有絕對強勢,只有相對強勢,要把自己放在有利的位置上,」李吉仁能從藥廠的企畫,轉型成為鴻海六十萬大軍的訓練導師,就是因為他盤點出自己有表達與整合的能耐,在學術界,這能讓他創造差異化。
第一、盤點自己把優勢放在最有利的位置上
一○四人力銀行行銷總監邱文仁,念的是視覺傳達藝術,別人認為她到剛起步的人力資源公司工作很奇怪,她卻覺得,自己「創意角度看事情」的能耐是可跨越領域的。結果,從她開始,原本一○四提供的調查數據,被化成有趣的趨勢:一個七夕情人節,她能應景的提出這些單身男女偏好的另一半職業排名;新舊政府一交替,她開始討論直航後應運而生的新工作形態。
邱文仁讓一○四知名度大升,她的行銷創意在人才濟濟的廣告公司中很容易被淹沒,「我不一定是最出色的。」但在總是只談數字的人資領域裡,獨特性就被凸顯。「我以後也可以去旅行社推單身旅遊企畫啊!」了解自己的優勢後,她看未來,充滿了各種可能。別再被你的學經歷限制,換個腦袋看自己,你隨時都會再創人生高峰。
當其他同業正因為媒體前景而擔心被裁員時,前蘋果日報社會記者蔡坤龍,正騎著腳踏車在嘉義培元里快樂的巡視著。他,現在是台灣知名度最高的里長伯,記錄里長心得的部落格點閱率達到八十萬人。他做里長做到有粉絲來找他合照,並要求自家的里長也要有同樣的服務水準。
蔡坤龍能有今天,與兩年前的決策有關。當時,他眼看媒體環境正在走下坡,但他卻沒有像一般人一樣用職業相關性去想出路,如當企業公關,或是做文字工作。而是想自己的專長是什麼,結果得出:「可以在短時間內,找到關鍵人做關鍵事,使命必達」的結論。於是他利用週休二日的時間,回家鄉選里長,還高票當選。
「當里長,有點像當○○七……,」蔡坤龍的部落格裡寫著。有阿伯清晨七點打電話給他,只因為前一晚在電視跑馬燈上看到社區免費健康檢查的消息,但因為閃很快,看不清楚。蔡坤龍就發揮「抽絲剝繭」的精神,從一百多個有線電視台問起,然後打到衛生所,最後是衛生局。最後,找到了健康檢查的資料,還把健檢的時間、地點、檢查項目、注意事項等等,打成了一份資料,列印出來,送到阿伯家。
這份工作,發揮了蔡坤龍的記者專長,還滿足了他想幫大家解決問題的熱情,這是過去當記者,只能做一個旁觀者無法達到的。他最近還把部落格日記集結成書,從面臨淘汰危機的媒體記者,變身為受歡迎的里長伯與作家。
轉折,往往在一念之間。「未來比的就是內省力!」創新企畫顧問公司總經理鄭啟川說。
只要你願意,與你的內心對話:「我會做得很好的事是什麼?」「我喜歡做的事是什麼?」「我未來想成為怎樣的人?」以上簡單的三個問題,就可能幫你找出你就業力的內在金礦。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嘉德納(Howard Gardner)提出「多重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的概念指出:人類擁有至少十種以上的不同的智能,每個人的專長組合都不同,也就是說,每個人的智能DNA,都是獨一無二。
你獨特的內在金礦組合是什麼?「創意思考」、「在短時間找到重點」,不要小看一些看似跟成功沒關係的特質,例如「能說出好故事」、「真的很愛美」,這些傳統認定跟職場沒關係的特質,未來可能都是你戰勝大環境的武器。
「人,千萬別自我設限。」和碩(從華碩分割出的電子代工製造廠)發言人姚德慈說,她從心理系畢業,就是用能「看透人心」的專長,一路在宏從教育訓練做起,再自動請纓跑業務,到華碩時期還負責管理廠務。雖然教育訓練、業務、廠務,看似是不同領域的工作,但因為她洞悉自己對「人」的能耐,從人的語言與肢體動作,讀出真正的需求,然後滿足他們而找出交集,加上努力學習,所以有今日成就。
第二、不盲從的學習靠獨特的技能讓自己無可取代
讀懂自己後,按著自己的特質深入充實是第二步。學習,不是跟隨眼前的就業熱潮,而是像一把刀,每一筆,都為了將自己的獨特性,刻得更深,成為獨一無二,讓別人無法取代。
在你閱讀這篇文章的同時,邱文仁可能正聽著iPod而念念有詞。她每天利用兩小時的通勤時間,用iPod學英文;週末又花四小時上補習班,因為她看到,未來她善於行銷的特質可以應用的領域已經不再局限台灣,「語言,可以讓我更進一步,用我的創意協助同事拓展業務。」
看到未來、起而學習,讓每天工作十二小時的她,感覺「好快樂」、「有安心的感覺」。
蔡坤龍為了要把「有執行力」的里長做到最好,他會做實驗,把一個案件同時送往里幹事、議員與線上申報系統,去計算不同行政流程的效率,然後琢磨出不同案件「送案」的最佳途徑。大量的揣摩學習,讓他可以對自己服務里民的內在特質更為深化。
第三、不拘泥舊習冒險的熱情會點燃未來可能性
當然,盤點自己的特質之後,當你做出選擇時,並不代表立刻一帆風順。 發現自己對繪畫的天分比做竹科工程師還高的李秉祐,轉行為繪本老師時,被大家認為是「放棄金飯碗」。為了這個選擇,他一開始也需要犧牲,他從新竹搬到台北父母家中,不開車而改搭捷運,以節省開支。現在,他在文化大學開課,畫繪本,也教導凌陽等高科技公司的工程師,靠繪畫發揮想像力,因為這是目前亟欲朝美感設計發展的高科技業所最需要的。
雖然現在李秉祐的收入還沒有過去高,「但我覺得未來有很多可能。」當別人羨慕他的勇氣時,「做,就對了。」他說。
你,總是拿什麼衡量自己在職場的能力?是薪水,頭銜還是就職的公司?你真的有盤點過自己的各種可能性,找到最有利於你的戰場?
組織大師韓第(Charles Handy)在《你拿什麼定義自己》一書指出,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讓世界為我所用,而非我為世界所用。」只不過我們太容易像在超市拿起熟悉的早餐麥片品牌一樣,面對自己的職涯,也總是直接抓起熟悉的舊日生活和習慣。
所以,別拘泥於你現在的工作跟職位上了,盡可能發覺你腦袋的可能性。美國殖民地時代的班哲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他的天賦與特質就是無窮的好奇心與執著,以此潛力出發,他是畫家、發明家、作家又是外交家,讓自己的一生比大多數人都精彩。
「永遠,別擔心為時已晚。」「米開朗基羅到七十二歲才開始設計聖彼得大教堂的拱頂,重點是,你有沒有熱情。」《熱情人生的冰淇淋哲學》寫著。當你找到熱情的那一瞬間,你一生的就業力能量可能就在瞬間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