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健康養身   發佈於 2018-03-08 12:56

無月經女「生平第一次排卵」 生日當天順利產子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一名周小姐在14歲時都還沒有月經,經檢查發現是腦下垂體功能低下造成「無月經症」,因此長期透過荷爾蒙療法來維持正常月經週期,但婚後因為卵巢沒有排卵功能,可能必須靠捐卵產子,但很幸運的透過引卵療程順利達成人生第一次排卵,還在生日當天產子,兒子跟自己同月同日又同時辰出生。
收該病例的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產科主任、生殖醫學科主治醫師陳鴻昇指出,周小姐婚後開始生育計劃,但接受進一步檢查發現卵巢功能低下,在其他醫療院所檢查AMH(抗穆勒管激素,卵巢功能指標)數值接近於零,沒有排卵的功能,當時就被告知可能沒有機會用自己的卵子懷孕。
但求子心切的周小姐仍想靠自己生孩子,106年初開始在生殖中心接受不孕症相關檢查及治療,抽血檢查發現,腦下垂體分泌之FSH(濾泡刺激激素)0.76,LH(黃體成熟激素)0.67,顯示腦下垂體功能低下,而AMH檢查結果只有0.04,已達卵巢早衰現象,一開始先以含有FSH及LH的排卵藥來刺激卵巢排卵,但經過長達28天的排卵藥刺激,卵巢仍無濾泡發育的跡象。
陳鴻昇說明,經過一個多月的休息及調經後,開始另一個更複雜的引卵療程,先以HCG(人類絨毛膜激素)注射三周後,檢測AMH已上升到0.58,接下來開始給予含FSH、LH,及HMG的排卵藥來進行引卵,再經過14天的藥物注射,幸運的長出3顆濾泡,順利取出3個卵子受精形成3個胚胎,培養3天後植入2個胚胎,最後順利單胞胎懷孕,在38周左右,107年2月1日產下一子,這個得來不易的寶寶和周小姐還剛好同月同日又同時辰出生。
陳鴻昇強調,先天腦下垂體功能低下的患者,常需長時間排卵藥刺激才得以完成引卵及取卵,周小姐因合併卵巢功能早衰,治療過程中更是艱辛且充滿不確定性,在治療的整個過程打了43天、總數超過百支的排卵針,打針的部位都是瘀青一片,但周小姐終於靠著一股要生下自己親生骨肉的堅定信念,產下盼望已久的兒子。
原文網址: 無月經女「生平第一次排卵」 生日當天順利產子 | ETtoday健康雲 | ETtoday新聞雲 https://health.ettoday.net/news/1126131#ixzz5988EZWWK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