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媽媽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7-11-27 22:03

我們需要這些默默行善的小人物,傳承台灣的愛與精神

謝國榮/高苑科大行銷系助理教授、捷克與波蘭大學訪問學者
侯武忠自高雄醫學院畢業後返鄉,長年服務於澎湖及離島,還要定期赴員貝、鳥嶼、吉貝和大倉等離島看診服務。侯醫生最近不幸病逝,給他看過病的澎湖鄉親們都在問:「阿忠醫生」還會再回來嗎?流露出一股濃濃的不捨與哀戚之情!我以前去過澎湖與金門的離島,深知醫療資源的匱乏,有醫生志願地去服務,有股奉獻的傻勁,確屬難能可貴。
上周,我走訪台南北門「烏腳病紀念館」,看到王金河醫師當年將教會與自宅作為免費義診病患的醫療之所。王醫生將大半生的光陰,奉獻給嘉南沿海居民的苦難上,甚至因病痛而死的窮苦百姓,王醫生還出錢購棺,助其安葬。王金河與侯武忠醫生,渺小而又偉大,傳承至今,仍然深受人民的愛戴與景仰。
十月,我參加恆春民謠音樂祭,看到「恆春國小」百人月琴的表演,既感動又震撼。滿頭白髮的江老校長,當年推動月琴與恆春民謠,小學生從羞澀到充滿自信,熱愛月琴民謠。學生們大聲地朗讀:「我們有志氣、愛學習、懂道理、有禮貌!」,讓大人們都深受激勵。小學老師們默默地在傳授月琴民謠,陳達老先生天上有知,看到薪火相傳,一定會深感欣慰。台灣國境之南,古老的月琴與民謠仍然在恆春傳唱著,一群熱誠的老師們,灑下文化與音樂的種子,守護著並讓其繼續發揚光大。
民國四、五十年代,高雄與鳳山交界之處一片荒蕪,後來「加工出口區」成立,政府在五甲地區給勞工朋友們興建許多國宅,供其居住,如今,這些國宅已呈現老舊的樣貌。鳳山及五甲鄰近地區,原本就是偏鄉之地與文化沙漠,如今,隨著「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的興建,預計明年落成;這幾年,衛武營公園裡,幾乎每周都有很多藝文與音樂的表演活動,有的是戶外或室內演出,有的是免費或售票,卻場場人山人海的爆滿,讓我們看到不可思議的傳承與改變之力量。
八八風災,我是成千上萬的志工之一,很多親朋好友陸續加入我去救災的行列,包含我的大學師生們。盡一己之力,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讓自己很快樂,也讓自己微小的生命變得不一樣!2007年起,我幫助廣西的一所偏鄉「蕉樹村小學」重建,當時一千五百多位學生的校園與村莊,都使用地下井水,盡都是泥土路,教室殘破亦無電燈,多數學生赤腳上學。佛光山星雲大師得知之後,率先捐款襄助,拋磚引玉。集眾人的愛心支持,如今的「蕉樹村小學」,已是該城市最好的小學之一,村莊也舖設了水泥路。一個微小的善念,竟然會引起如此大的善果。
一名香港18歲的青年孔漢釗,當年第一次來到台灣高雄的偏鄉地區,服務社會最底層的人們,後來到了北台灣默默地幫助弱勢團體。孔牧師夫婦於2010年來到了高雄岡山,在一間廢棄的國小裡,打造了「匠愛家園」,目前共收容了85位老弱婦孺,包含被社會遺棄的老人、身心障礙者、更生人等。高苑科大孫鳳吟與陳逸塵教授,從學校獲得部分經費,加上廠商之贊助,於今年11月中率領多位男女同學,頂者炎日高溫,揮汗協力建置完成「匠愛家園」屋頂的太陽能發電設備,從此可以節省「匠愛家園」每月約3千元的電費。這群師生們默默地做這微小的事,卻大大的造福了這群需要幫助的窮苦人們,與其說是太陽能發電,還不如說是「用愛發電」。目前還需要更多企業界的愛心支持,擴大建置「匠愛家園」的太陽能發電設施。
台灣需要這些默默行善的小人物,傳承台灣的愛與精神,一棒交給下一棒,才是真正疼惜台灣這塊土地。讓我想起德瑞莎修女的一句名言:「我們很少人會去做偉大的事情,但是我們可以用偉大的愛,去做卑微的小事!」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