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空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健康養身   發佈於 2016-05-18 07:34

馬鈴薯發芽去除芽眼就能吃? 食藥署:毒素難除仍不可食用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
馬鈴薯發芽時會產生毒素,外傳只要將發芽的芽眼切除,其他部位還是可以吃,但衛福部食藥署闢謠專區今日澄清,當馬鈴薯發芽時,芽眼與芽根開始變綠,整顆馬鈴薯會產生大量的「茄鹼」,雖然特別集中在芽眼及外皮,但其他部位也會逐漸增加,因此並非切除芽眼就可完全去除毒性、食用,提醒民眾要注意!
http://img.ltn.com.tw/Upload/liveNews/BigPic/600_1699802_1.jpg
食藥署提醒,馬鈴薯一旦發芽,並非切除芽眼就可完全去除毒性、食用。(食藥署提供)
食藥署表示,「茄鹼」是植物發芽時對抗感染自我保護機制下所產生的生物鹼,然而人類食用過多含有茄鹼的植物,可能會產生急性中毒,常見的症狀包括頭痛、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嚴重甚至可能出現血壓偏低、心跳偏慢、呼吸變快、肌肉絞痛、流涎與溶血等,中毒時間多在食用後2至24小時,腹瀉的情形則可能會持續3至6天。
食藥署建議,民眾盡量多攝取新鮮的食材,採購時應該避免一次買太多,且保存馬鈴薯時,最好置於低溫、無陽光照射的地方,以防止發芽,萬一真的發芽,就不宜食用,即使切除芽眼或加熱,仍具有茄鹼的風險,因此不要食用為佳,以免危害健康。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