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wau68 發達公司副理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09-06-01 01:17
「促統行情」媲美「回歸行情」?夢很大!香港「垂範台灣
潘朵拉的盒子就要打開了?馬政府在對岸的樂意合作之下,大幅開放中資、陸客來台,在投資人、商家百姓的期盼中,中資會否就像希臘諸神送給人類的第一個美女潘朵拉,能為台灣帶來激情、繁榮,卻也開啟了神祕之盒而引出瘟疫、災難?
二○一二年總統大選前夕的台灣。
中資成分股、中資概念股占台股總市值三成以上。年初以來,股市耳語著「北京下令中資在台只准作多」,多頭行情一路向兩萬點挺進。
阿里山滿是陸客不稀奇,西門町的創意小舖、各大夜市、特色民宿隨處可聞「自由行」結伴陸客的南腔北調。
零售業市況蓬勃,但商家店員比幾年前出現更多大陸口音,合法、非法打工已分不清。
低於五%的失業率已成歷史名詞。每年有三成以上大學畢業生登陸謀職。科學園區、金融市場出現大量大陸人才。
反對黨號召的街頭遊行不斷,南部民眾是動員主力,抗議著中國傾銷黑心貨、貧富差距擴大、國共聯手賣台……。親中媒體以「了無新意」為評。
警方破獲打著中資企業旗號吸金的詐騙集團,主嫌與兩岸黑幫關係密切。
更多更多或好或壞的情境,將隨著大量陸資、陸客湧進台灣而不斷上演。現在的台灣,有點像是九七前的香港—當年中共為了降低港人、世人對香港回歸後的疑慮,就像如今想要安撫台人、世人對兩岸和解的政治疑懼,於是先由中資扮演「親善大使」,希望經濟的交流榮景可以帶來社會、政治的平穩過渡。
然而,近年來的許多民調都顯示,台灣人民多數「要開放、也要主權」,對兩岸關係的期待是「經濟給我好處,政治保持距離」;香港財經專欄作家Shirley說她完全能夠了解台灣人的矛盾心態,「你們正在走的路,我們已經走過」。
台灣將會複製哪些香港經歷過的繁榮與亂象、滿足與失望?社會更多元、政治更自主的台灣,會否走出一個不同的結局?
雖然兩岸間的政治問題與香港大不同,兩岸政府目前都避免碰觸會讓台灣人敏感的政治話題,不過至少在馬總統第一任確定走和解路線之下,北京合理的戰略邏輯是把握機會使中資在二○一二年之前為台灣創造「促統行情」,就像當年中資拉抬香港投資市場,直到九七年創下的驚人「回歸行情」一般。
香港恆生指數從八七年全球股災的低點一八九四,到九七年八月的歷史新高一六六七三點,漲了八倍;若從九二年鄧小平南巡確定中國經濟「向錢看」、中資在港「火力全開」來看,到九七年高點則漲了大約二.五倍。如果中資「愛台灣」多一點,加上回流台資、外資、本土資金的共襄盛舉,台股「促統行情」比現在三倍以上漲幅的想像,其實並不誇張。
標簽: 潘朵拉 馬政府 中資 陸客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