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1 05:30
繼對加墨中徵收或加徵關稅後,美國總統川普又宣布將對進口鋼鋁產品加徵二十五%關稅,這是他在競選期間承諾要對美國貿易體系進行結構性調整的一環。(路透資料照)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繼對加墨中徵收或加徵關稅後,美國總統川普又宣布將對進口鋼鋁產品加徵二十五%關稅,這是他在競選期間承諾要對美國貿易體系進行結構性調整的一環。華爾街日報報導,川普的高級經濟顧問已對他重返白宮以來的關稅措施區分為兩類,且不排除推出第三類關稅。
懲罰、結構性關稅已出鞘
川普在聯邦參議院的盟友莫雷諾(Bernie Moreno)表示,川普迄今實施的關稅中,有些屬於「懲罰性關稅」,例如針對非法移民和芬太尼走私問題而對加墨中課徵關稅;還有一些為「長期結構性的關稅」,鋼鋁關稅就屬於這一類,他先前還揚言要對半導體、藥品、銅、油氣等攸關國家安全的商品徵收關稅,也屬於這一類。
川普的高級經濟顧問將這兩類關稅進行區分,前者旨在實現與貿易無關的目標,例如阻止非法移民和芬太尼流入美國;後者是要解決美國貿易摩擦問題,例如外國政府補貼企業、歧視美國公司,或對美國持續存在大量貿易順差。
川普政府高級官員表示,可能即將公布第三類關稅,但這類關稅目前還不為人所知。川普七日暗示,將對貿易夥伴實施「對等關稅」,並解釋其原理,「他們對我們課稅,我們也對他們課稅」,這些關稅幾乎將立即生效。美國媒體報導,可能目標包括中國、印度、泰國、台灣和越南等。
若對台晶片課稅 恐自傷
川普放話要對外國生產的半導體徵收關稅,台灣是高階晶片生產大國,將首當其衝。有分析師認為,川普此舉是為了迫使台積電增加在美國投資先進製程;但華府智庫「資訊科技和創新基金會」(ITIF)副總裁埃澤爾(Stephen Ezell)先前發文警告,川普對台灣晶片徵收一○○%關稅,不僅無法使台灣半導體商遷往美國,反而將使美國產業因成本升高而外移。
旅居美國數十年、曾擔任台積電北美業務經理,目前為美國記憶晶片公司副總的張家豪也認為,若川普對台灣半導體產品徵收關稅,受到衝擊的無疑是輝達、蘋果等台廠的美國客戶,因成本會轉嫁到他們身上,最後由美國消費者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