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5旬男直腸癌術後一晚狂拉10次 中醫治療助好眠
記者賴昀岫/台北即時報導
2023年12月21日 週四 下午4:33
大林慈濟醫院中醫內科主任廖厚勳說,口腔黏膜炎是頭頸癌放射線治療後常見的併發症。記者賴昀岫/攝影
一名57歲男性在民國109年罹患直腸癌,經西醫治療後出院規律追蹤,但每天排便次數高達20次,晚上的睡眠更因頻繁的便意而中斷逾10次,伴有滲便問題,經中醫治療後,降到每晚僅剩1至2次,後續病況穩定。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西醫結合科主任顏宏融說,乳癌、淋巴癌、血癌、大腸直腸癌及肺癌,是較常使用中西醫綜合治療的癌別。
中醫師黃頌儼說,有名直腸癌患者術後頻繁排便,經中醫治療後症狀大幅緩解。記者賴昀岫/攝影
近年來,中醫和西醫結合治療的趨勢逐漸上升,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詹永兆說,今年1至7月共服務1萬4212人次,共有358名醫師、133家院所參與,明年相關經費將提升至2億6500萬,現行中醫整合治療計畫,分別有西醫住院病患中醫特定疾病輔助醫療試辦計畫、中醫癌症患者加強照護、急症處置、慢性腎臟病門診加強照護計劃等4項。
顏宏融提到,有100多萬人持有癌症重大傷病卡,如有額外加上中醫輔助治療,死亡率減少31%,111年全國癌症患者接受西醫住院中醫輔助,台北分區有5917人次就診、北區4938人次、中區1萬4846人次、南區9561人次、高屏區5993人次、東區2132人次,乳癌、淋巴癌、血癌、大腸直腸癌及肺癌,是較常使用中西醫綜合治療的癌別。
中醫師黃頌儼說,該名57歲男性罹患直腸癌,接受手術及放化療,出院後門診規則追蹤,但每天排便次數10至20次以上,晚上更因為便意頻繁而中斷睡眠超過10次,還有滲便問題,治療上採健脾溫中、益氣升陽、澀腸止瀉等手法,每天解便降為一般5至8次,少則2至3次,晚上有便意或解便次數約1至2次,滲便每周1至2天。
乳癌治療方面,黃頌儼表示,有名47歲女性患者,右側乳癌住院手術化療,口苦、噁心嘔吐、大便硬顆粒難解,伴隨偶爾腹瀉和手指尖麻刺痛,因再次復發手術,放療後局部皮膚熱痛,傷口難癒滲液,中醫治療採清熱涼血,補益氣血,托裡消毒,健脾止瀉等,改善噁心嘔吐及腹脹腹瀉問題,右胸術後傷口熱痛減輕、滲液減少、傷口癒合。
中醫也可輔助頭頸癌治療,大林慈濟醫院中醫內科主任廖厚勳說,口腔黏膜炎是頭頸癌放射線治療後常見的併發症,症狀通常在放療的第二或第三周變得明顯,起初以口腔黏膜出現紅、腫、痛為主,而後出現口腔黏膜損傷甚至潰瘍,並常伴隨黏膜下出血和感染,使得進食、飲水和說話變得痛苦,導致痛苦、體重減輕和健康下降,可能嚴重到足以中斷治療並降低生存率,使用中藥的患者罹患口腔黏膜炎的機率比未使用中藥者低32%,常使用的中藥包括白芷、丹參、芍藥甘草湯、甘露飲、黃芩等。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簡單粗暴!他用一張圖抱怨台灣降溫「太荒謬」 被外國人推爆:超真實
藍綠白正面交鋒!學者評首場總統政見發表會「這2位」最讓人意外
26歲駐唱女歌手遭狂粉8刀刺死扛回家 載屍畫面曝光「3人1車無察覺」
這款老闆娘?士林夜市「半透明肚兜正妹」賣鳥蛋 搜出本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