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微軟、Google、亞馬遜、特斯拉前進東南亞 專家示警注意「這件事」
美國將東協當成分散中國重要的生產基地,以美國前5大科技公司為例,iPhone在印度的生產比重在2025年提高到50%。微軟、Google、亞馬遜、特斯拉,都到印度。圖/美聯社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美中角力戰造成世界的變化,最近美國重返亞洲,想在亞洲建立新盟友和舊盟友,新盟友包括日本、韓國、菲律賓,舊盟友如越南等國。謝金河在《數字台灣》節目中指出,美國將東協當成分散中國重要的生產基地,以美國前5大科技公司為例,iPhone在印度的生產比重在2025年提高到50%。微軟、Google、亞馬遜、特斯拉,都到印度。他認為,每個國家都會選擇對自己最佳利益的一方,「如果選錯邊可能國家的命運會帶來非常大的影響。」此外,這幾年中國產業鏈紛紛外移,台商前進東南亞設廠,有便宜勞工,加上政策補助,都有利東南亞經濟的成長。
謝金河指出,他這次到泰國發現,泰國也在缺工,東南亞國家,如柬埔寨、寮國等,都變成廉價勞力的供應國,尤其緬甸最明顯。
其實,早在1990年李登輝總統就鼓勵台商南進,然而1994年朱鎔基匯改政策,人民幣大幅貶值,台商全都西進。
「從1994年之後,整個東南東協國家就整個沉下去了,現在慢慢重新開始又有起色了。」加上,美國財政部長葉倫不斷強調「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越南變成非常重要的新生產基地。
台商前進泰國 印度吸引美企
「這一次我到泰國去看,泰國也開始有很大的變化,所有印刷電路板(PCB)幾乎要需要去泰國,以前只有泰鼎,在現在從大陸出來也很多,這個變化我相信正在加劇。」
他強調,泰國以前只靠觀光業,最近正在快速的工業化,像是很多工業區都在加雇員工,如泰金寶,光是緬甸員工就有6萬多人。
另外,微軟、Google、亞馬遜、特斯拉,都到印度,「最近我在看一個數字,中國的GDP在1989年是1兆美元,去年是18兆美元,成長17倍;印度花了很長時間,去年底是3.17兆美元。我要觀察10年後印度到底多少?中國會多少?這是未來世界變化大局當中.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焦點。」
中國拓展盟友 金磚11國
謝金河表示,美中在東南亞的角力相當明顯,中國也動作頻頻,如中亞峰會,中國希望將中亞五國聯連結在一起,習近平前陣子到訪南非。「以中國為主的金磚五國,再把阿根廷、沙烏地阿拉伯、伊朗、埃及加進來,現在變成金磚11國。」
淡江大學陸研所教授洪耀南指出,中國現在希望將金磚五國變成11國。同時,在金磚五國裡,印度跟巴西是搖擺的,可以親美也可以親中。
他表示,中國一直希望能建立單一貨幣,就是以人民幣為主。2009年中國跟阿根廷簽訂本幣互換協議,就是用人民幣清算兩國貿易,今年將額度擴充到1200億人民幣。然而,就在簽完擴充的隔天,阿根廷就將錢拿去換美金,因為要還債。
「中國整個要建立盟友、盟邦,但是這些盟友在債務陷阱當中,對中國不是雙循環,而是雙陷阱。所以,中國現在要做防火牆。這都是連動關係,不是只有把盟友變得越來越多,就足以對抗,在選擇上應該是會有一些陷阱存在。」
東南亞製造崛起 人口年輕有活力
洪耀南表示,東協十國大概有7億人口,產值大約2兆美元,如果將它變成一個國家,是全球排第四的經濟體,又有年輕的勞動力,優勢很多。這10年來東南亞發生很大的變化,包括供應鏈的轉移,讓東南亞國家製造業慢慢興起。
「東南亞國家過去常講是勞力輸出,這些勞工學到了技術後回國,讓國家的經濟變得更好。這些人不一定受很高的教育,但是技術成熟;另外,泰國雖然是勞動力輸入的國家,他輸出到台灣,但是從緬甸、柬埔寨輸入勞工去泰國。」
他說明,這些國家的整體勞動充滿了活力,是很多台商現在選擇投資地點。加上,泰國政府不會跟台商競爭,又比較自由。「7億人口是一個很大的市場,也是很大的工廠,所以現在東南亞大概是台商在佈局當中,不管是第一波布局,還是現在的佈局,都充滿了機會。」
文藻外語大學東南亞學系教授顧長永表示,到東南亞很有機會,因為正在發展當中,就像青少年,他當然有非常大的潛力空間。「不管是任何國家,它基本上都充滿了人力,還有資源,所以它的發展潛力是非常大的,這是毫無疑問的。」
第2點會有一些挑戰,東亞國家除了有比較稍微民主體系之外,有一些威權體系政府,會受到民主力量挑戰,就會造成政治上的摩擦或動盪,如泰國、緬甸,「商人他當然希望來一個穩定的投資環境,才可以比較做永續性的發展。」
(文/彭蕙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