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罐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8-04-30 22:36
結合三大特色 大阿里山申請世界遺產增利器
林務局嘉義林管處今天召開記者會指出,日前邀請東方文化遺址保護聯盟(法國巴黎)NGO主席馬修等人來台,走訪嘉義製材所、檜意森活村、阿里山森林鐵路車庫園區。今天邀請發現「嘉義製材廠」遺址的崇暉營造公司責人黃聿暉出席,說明結合大阿里山三大特色,做為爭取世界遺產利器。
屬民間團體的「阿里山世界遺產協會」本月17日成立,協會理事長郭盈良表示,阿里山林業規模在日治時期曾是東洋第一,昔日的榮景造就嘉義木業城市發展;全球目前1073個世界遺產中,有103個屬於文化景觀,且跨國性聯合申遺的案例日益增加。
依當前台灣的國際處境而言,要申請世界遺產一定會面臨嚴峻考驗,但並非完全不可能。協會所推動的「阿里山林業文化景觀」申遺範圍,包括位於嘉義市的「產業區」、位於阿里山的「檜林區」,以及連結交通的「鐵道區」等3大範圍。
嘉義林管處長黃妙修說,嘉義林管處規劃階段性開放園區,配合北門驛、森林鐵路車庫園區、檜意森活村,提供團體預約導覽解說,讓全民更加瞭解,大阿里山爭取世界遺產的重要性。
黃妙修特別找來,前年發現「嘉義製材所」的崇暉營造公司責人黃聿暉,說明日治時代1913年興建完成「嘉義製材所」出土,對爭取文化產業世界遺產,有實質的加分作用。
黃妙修說,第二代製材工場文化遺址具有多項價值,其中建築文化價值部分,採用大跨距木構、太子樓、扶臂柱等耐震設計;產業文化價值部分,配製當時美、日、歐先進機具,也是台灣林業自動化生產的見證,一般民間製材製只有一台發電機,但嘉義製材所卻有30台,規模可觀,這座遺址大大的提昇爭取世界遺產,讓世界認識台灣。(徐彩媚/嘉義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