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達集團副董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10-17 08:30

油價驚跌,亞洲利弊互見

【時報-台北電】國際油價跌至低點,雖嘉惠亞洲這個全世界最依賴原油進口的地區,減輕企業與消費者的成本負擔,同時給了央行降息刺激經濟成長的空間。但油價持續走跌也意味中國、歐洲需求減緩,恐危害亞洲出口。
華爾街日報的報導指出,匯豐駐香港經濟學家范力民(FredericNeumann)指出,「原油價格下滑對亞洲來說猶如雙面刃,這反映出全球需求疲弱,但另一方面緩衝許多亞洲經濟體的壓力。」
全球經濟成長停滯的陰影擴大,倫敦布蘭特11月期油周四盤中跌深到每桶82.72美元,觸抵2010年11月來的4年新低。
燃料成本下跌使通膨獲得抑制,為亞洲央行提供降息空間,南韓央行周三就將基準利率再砍1碼,調降到2%的4年多來新低。
南韓是主要原油進口國,購油成本降低有助提振經濟成長。
但是范力民表示,南韓同時是電子與汽車零件出口大國,若油價下滑並非出於供給過剩,而中國、歐洲需求不振才是主因的話,長期來看對南韓這類出口導向國家十分不利。
全球最大原油進口國中國,周三公布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創4年多來最小增幅,這讓北京政府有餘裕實施寬鬆貨幣政策,避免今年7.5%的成長目標落空。
不過法國農業信貸經濟學家高德信(Dariusz Kowalczyk)指出:「站在中國的立場,油價走低對其有益,但這恐淪為惡性循環,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下滑的關鍵原因,正是中國減少原油需求。」
日本央行(日銀)總裁黑田東彥上周曾表示,「油價下跌對日本經濟有加分作用,」減輕消費者的支出負擔。
然另一方面,日圓重貶雖助日本擺脫通縮,卻推升了原油進口成本,而且近來油價暴落,增添了日銀明年2%通膨率達標的難度。
印度與印尼過去12個月調升利率,目的在控制通膨,防止資金因聯準會升息在即而外流。
摩根士丹利指出,油價走滑有助紓緩進一步緊縮貨幣的壓力,對這兩個成長現隱憂的國家來說是好事。(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