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3/62/36208.jpg)
-
四大 發達集團董事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8-20 11:34
觸控廠 面臨「負毛利」時代
中大尺寸觸控面板產能大於需求一倍,導致原本已腰斬的價格,下半年還要再跌兩成,台灣觸控廠恐全面進入「負毛利」時代,F-TPK宸鴻(3673)、勝華等都將受衝擊,必須等到需求復甦,才能再現生機。
NPD DisplaySearch昨(19)日舉行台灣觸控研討會,該市調機構研究總監謝忠利表示,台灣觸控廠在中小尺寸,即智慧手機與平板用的觸控,面臨大陸對手的殺價競爭,導致價格殺到爛,毛利率受到嚴重衝擊。
他說,原寄望觸控筆電等中大尺寸觸控市場能夠起飛,帶動台系觸控廠,擺脫大陸觸控廠的流血競爭。不過,觸控筆電需求疲弱,中大尺寸觸控產能嚴重過剩,使得已經腰斬的單片玻璃觸控(OGS)價格,下半年還要再降15%至20%。台系觸控廠先前已飽受殺價競爭壓力,毛利率節節敗退。
TPK首季毛利率仍力守一成大關,上季降至8.9%,但已是本土觸控廠中毛利率表現相對出色的業者。一旦價格再跌兩成,恐導致台灣觸控廠恐全面進入「負毛利」時代。
NPD DisplaySearch預估,今年全球觸控筆電滲透率只有15%,不過,滲透率要達到25%至30%,加上全球觸控廠不再擴產,才有可能去化目前過剩的OGS產能。
謝忠利預估,筆電用每1吋的觸控感應器價格,上半年還有2 美元,這已經是腰斬的價格,但還不是最低,下半年還會再降到每1吋1.6至1.7美元,也就是再降20%,主因就是觸控筆電需求疲弱,產能大幅過剩。
手機觸控面板方面,他說,雖然市場成熟,但一年也要降價15%,目前1吋手機觸控感應器,已降到1美元,1吋的平板觸控也降到1.2至1.5美元,而且還要與大陸觸控廠做血腥價格競爭。
他說,觸控廠的毛利率能有10%就很了不起了,隨著價格持續下滑,將會影響觸控廠的毛利率表現,大陸許多在深圳的小觸控廠,已倒掉了100家,台、日、韓、中至少還有50家觸控廠,下半年還會有人撐不下去退場,觸控廠的洗牌效應,仍持續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