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s/common/avatar.png)
-
小曾8858 發達集團執行長
-
來源:房產
發佈於 2015-08-27 10:26
有錢不置產到老一場空?
【住展房屋網/台北報導】『來個會』對我國中、高齡民眾而言,絕對不陌生,起會不僅是早年最重要的融資管道,也是一種投資行為;而標會最怕的就是倒會,除了會頭之外,立意收尾會者,風險最大,倘若此會有卅人次,那麼就有廿九個風險。
這類互助會通常是由鄰里親友組成,以彼此信賴為基礎,然而在景氣不佳時,縱使淳樸農村,倒起會來也不落人後。畢竟,財色食名,人之大欲存焉,為此不顧互信,也是人性使然。
國家年金制度,和組互助會有若干相似之處,最大的共通性就是依靠信賴關係維持發展,否則一旦人民對政府缺乏信任,對於退休年金的惶恐不穩定性也會跟著提高。
看看近來把全球經濟搞得風風雨與的希臘,深究其財政敗壞的主因之一,竟是被退休年金所壓垮。對照台灣現況,民間對經濟缺乏信心,也煩惱健保虧損與勞退負擔掏空國庫;尤其年輕人,看著上個世代退休後領著高所得替代率的優渥養老金,自己卻只能領取微薄薪資,並負擔高稅負,情何以堪?
倘若年輕人無法再承受稅務槓桿,現今長者所領的高額月退,還有辦法繼續存在嗎?因此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如果只仰賴國家機器就想安享天年,恐怕不太妥當,況且一干政客施政不求長治久安,只管鞏固選票,如此一來,又怎麼把一切希望寄託國家保障?
由於未來退休年金岌岌可危,為免老來無所依歸,台灣人拚了命想買房子,一來可保本,二來也能讓自己免於流連街頭的困境,畢竟以現今年輕人的艱困處境來看,孩子們恐怕也承擔不起奉養父母的重責大任,使得長輩們無論如何都得想方設法自力救濟。
現代人餘命甚長,退休後尚有卅年左右的歲月要過,生活基金自須未雨綢繆,名下若有一戶房子,至少還可抵上數年花費,也難怪會有『有錢不置產,到老一場空!』的流言,但這也得建立在房地產能長久健康發展的前提上,而如何才能維繫不動產體質?關鍵還是在政府施政,因此保障晚年除了購屋買房外,最重要的還是得積極監督政府的房地產政策,才不會讓銀髮人生面臨朝不保夕的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