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 發達集團董事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8-09 12:47

陸出口增幅 15個月新高

受到歐美、東南亞需求強勁,以及大陸力挺外貿的政策影響,大陸今年7月的出口大幅成長14.5%,重回雙位數成長、並創15個月高點,表現遠高於市場預期。出口強勁、進口卻重返負成長,也使得7月貿易順差也擴大1.5倍,至473億美元的新高紀錄。
而7月外貿出口先導指數也出現小幅提升至42.6,較6月提升0.4,顯示隨著發達國家經濟持續回暖,大陸出口前景依然看好。
大陸海關昨(8)日公布最新數據,7月中國進出口總值3,785億美元,成長6.9%。其中,出口2,129億美元,成長14.5%;進口1,656億美元,下降1.6%。至於前7月的累計進出口額年增率只有2.0%,低於全年成長7.5%的目標。
大陸7月出口成長的情況,與同期台灣與南韓出口強勁增加的趨勢一致,反映歐美需求正在回溫。而大陸7月份對歐盟的出口額成長12.7%,對美國成長10.1%,均呈現雙位數成長。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宏觀分析師陳鵠飛認為,7月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出口訂單指數創3月以來新高,反映出口回溫,而大陸官方的穩定外貿措施也從6月開始逐漸顯現效果,是導致出口成長的主因。
路透引述大陸國家信息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的說法認為,隨著歐美等發達經濟體景氣回溫,預估下半年出口將保持在7.5%左右的成長幅度。
匯豐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則表示,7月出口普遍加速成長,如果未來幾個月這一趨勢能夠持續,則可能是地區貿易好轉的開始。
不過,更大的問題可能是疲弱的進口。當前,中國大陸出口開始復甦,進口仍意外下滑,顯示其國內經濟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處在「進行時」,內需依然較為疲弱。而原材料需求低迷,已使得部份原材料庫存位於高點。
分析師也指出,大陸房市陷困境,導致建材與大宗商品進口下滑,近期官方打擊大宗商品「騙貸」,也是原因之一。
此外,具有高度政治敏感性的貿易順差,於7月擴大至473億美元,遠高於經濟學家們預測的277億美元,也高於6月的316億美元。之前的順差紀錄,是在2008年11月創下的400.9億美元。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