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1 05:30

機器人概念股股價與營收
記者方韋傑/專題報導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25日釋出公司最新「Jetson Thor」運算平台,目標讓機器人擁有即時推理能力並強化行動,被市場譽為「機器人新大腦」,激勵相關概念股士氣。其中,所羅門(2359)上週股價大漲13.76%,聰泰(5474)勁揚11.14%,和椿(6215)上漲10.7%,興櫃股達明(4585)則在上市題材加持之下,單週暴漲92.53%,站上800元新天價。
研調機構MarketsandMarkets最新報告指出,全球智慧機器人市場正快速擴張,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5年的139.9億美元成長至2030年的503.3億美元,年均複合成長率高達29.2%,顯示未來5年智慧機器人將迎來爆炸性成長。
業界認為,智慧機器人的成長動能來自於產業自動化、數位轉型加速,以及人工智慧深度導入各行各業。關鍵創新技術包括先進語音合成、機器視覺與「機器人即服務」(RaaS),正在改變產業生產模式並提升應用效益。不過,中小企業因投資與營運門檻,對智慧機器人的採用速度仍顯保守,成為市場發展的主要挑戰之一。
以台灣供應鏈現況來看,業者除了看好機器人在製造業的滲透率不斷提升,手術、病患照護及精準醫療領域的應用也正快速成長,有助提升醫療效率與病患照護品質,帶動醫療機構投資意願。物流產業同樣是成長亮點,機器人透過即時導航與倉儲管理優化供應鏈運作,加速產業數位化進度。
關於眾所期待的服務型機器人,研調報告預估在2030年成為市占率最高的產品,應用場域涵蓋醫療、物流與個人助理。應用別中,工業自動化仍是核心驅動,智慧工廠與工業4.0相關投資,帶動汽車與電子產業需求大幅增長。技術方面,電腦視覺、語音合成與機器視覺進展,正持續提升機器人智慧化、自主化與營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