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1/27/12774.jpg)
-
55888 發達公司課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09-07-31 11:22
台灣主要報紙大陸版要聞標題一覽 (7月31日)
《工商時報》
■三大產業 海西開放台商獨資
為了推動兩岸經貿更緊密的交流,福建省計畫引進台灣上櫃和興櫃交易機制,在當地成立「兩岸股權櫃檯交易市場」,成為中國第三個交易所。同時,將開放台商以獨資或控股的方式經營機械、船舶、冶金等行業,並可參與投資福建的港口碼頭建設,推動更多先試先行的開放政策。
■津台投洽會 簽約110億人民幣
第二屆津台投資合作洽談會簽約儀式昨(30)日在天津舉行,簽約的項目共有19項,投資的總金額高達11 0億元人民幣(下同),包括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與天津海泰集團簽約在天津設立彩電廠,狗不理集團董事長張彥森、康師傅控股華北區董事長張百清、大甲鎮瀾宮副董事長鄭銘坤等人都參與簽約儀式。
■銀行布局天津
隨著兩岸金融MOU即將簽署,台灣銀行業布局大陸持續加溫。據金融界人士透露,包括台企銀、台新金和萬泰銀,近期均曾赴天津尋求合作機會。當地銀監單位相當重視,已積極評估合作的可能性。
■上海商業地產 來台招商
受大陸樓市復甦及兩岸交流加深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商業地產把目光鎖定臺灣連鎖品牌,期望成熟的連鎖品牌經營模式帶熱商業地塊,北京、常熟、上海、昆山等地商業地產,都紛紛鎖定台商,邀約臺灣連鎖品牌入駐。
■銀監會再出招嚴控不良信貸
所謂的「天量信貸」(上半年7.37兆元人民幣新增貸款)造成中國游資氾濫,為防堵資金流向非實體經濟炒作,中國銀監會繼日前公布「固定資產貸款管理辦法」之後,再次祭出「流動資金貸款管理辦法」,並向社會徵求意見。
《經濟日報》
■陸企融資 須有國內擔保品
銀行公會昨(30)日召開理監事會,通過對大陸企業授信自律規範,最快8月底銀行就可開辦相關業務。根據銀行公會調查,多數銀行將要求陸企提供在台保證人以確保債權,至於擔保品以國內不動產和上市櫃股票為主。
■貨幣政策 人行重申適度寬鬆
中國人民銀行過去六天內三度重申,將繼續執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但從大陸當前經濟形勢及財經部會談話,市場預期,北京當局將採取要求金融機構自我約束等作為,選擇性緊縮信貸。同時加快新股發行,以吸收過剩的流動性。
■建商鐵口直斷:房價 下半年大漲
中國城鄉建設經濟研究所長董藩,日前在一場研討會上表示,大陸房市因供不應求,房價仍將持續上漲;華遠集團董事長任志強更語驚四座,預測下半年與明年上半年房價將出現暴漲,開發商將出現惜售。
■陸委會:ECFA和海西是兩碼事
陸委會副主委劉德勳昨(30)日表示,政府研議「兩岸經濟架構協議」(ECFA),不會從區域角度出發, ECFA和海西區是兩碼事。他也說,第四次江陳會持續照表操課,屆時ECFA議題若成熟了,也可放入。
■天津金融業 開放台商參股
天津率全大陸之先,公開宣示將在兩岸簽定金融監理備忘錄(MOU)後,開放台商參股天津金融機構,打造天津為華北金融中心。這也是大陸首度同意非金融機構台商投資金融機構。
《聯合報》
■台北→上海 華航降2千 陸航砍6千
兩岸直航南、北新航路前天啟用。縮短航程後,航空公司時間與成本都降低,華航昨天搶先宣布,八月卅一日起最熱門的台北飛上海線,限額經濟艙降價兩千元,來回一萬四千四百元,開啟兩岸航線價格戰。
■陳博志批政府:ECFA欺騙人民
經濟部公布「ECFA影響評估報告」,前經建會主委陳博志昨天表示,馬英九總統自認政府不會糊塗到讓電子業嚴重損失,「馬政府一點都不糊塗,反而是非常精明地在設計、欺騙人民。」
《中國時報》
■大陸億元富豪 北京近九千人居冠
中國大陸富豪到底有多少呢?胡潤研究院於廿九日在上海發表了「二○○九中國新貴族消費門檻報告」,公布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瀋陽、成都等六個城市的億元戶新貴族人數,給了一個答案。其中,北京以八千八百人拔得頭籌,上海、深圳則分居二、三名。
■大摩亞洲主席:我開始擔心中國經濟
今年年初,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亞洲主席史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才表示,「中國經濟遠好於其他國家,明年中國經濟將出現強勁反彈。」不過,近日他卻發表文章指稱,「與大多數人不同,我一直堅定地看好中國經濟,但現在我開始擔憂了。」他並認為,加劇失衡狀況的宏觀戰略最終將導致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