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7-23 22:04
大同在手訂單逾200億,看好美國電力市場前景
2025-07-23 16:52:51 記者 黃立安 報導
大同(2371)今(23)日舉行法說會,策略長暨發言人丁爾昆表示,公司在手訂單達200億元並持續累加中,同時因應先前遭政府停權三年不得投標一事,已成立三家子公司爭取新訂單。海外方面,看好美國電力需求龐大,預計將透過併購在地重電及電纜業者,加速進軍美國市場。
北美因美國電力需求旺盛,尤以AI基礎設施建設帶動的電力設備需求為主。丁爾昆指出,美國市場主要有三大方向,包括透過在地業務團隊推展、與美國各區域的大型經銷商洽談合作,且除鞏固主要客戶外,正尋找美國在地生產電力變壓器及電線電纜的投資標的,將透過股權合作,提升訂單競爭力。
丁爾昆表示,美國市場對在地企業有加分優勢,尤其在價格與交期相同的情況下,本地企業更容易勝出,也是大同積極布局的關鍵,目前美國的在手訂單金額已超過6,000萬美元,預計2025年第三季將有所進展。
至於關稅影響,自川普在4月初拋出對等關稅後,丁爾昆坦言,確實對美國市場的訂單產生影響,但新關稅細節尚未明朗,供應商報價普遍保守,導致當時的投標進程明顯放緩。
不過隨著川普政策逐漸明朗,已觀察到美國訂單逐步恢復且明顯升溫,訂單數量與急迫性皆有提升,因此對美國發展持樂觀態度。
日本市場則取得10家電力公司的第二代智慧電表訂單,2025年起量產並陸續交貨;同時大同電力變壓器銷量在日本居台廠之首,陸續取得四案的發電所變壓器及水力發電機訂單,正與日本業者洽談,預計2025年第三季有望公布進展。
中東、印度市場方面,中東因戰略位置及地緣政治,當地目標發展每棟大樓配備獨立的光儲系統,且受美國政策影響,以色列正積極尋求去中化供應鏈,轉而望向台灣,現今雙方洽談中,此外印度變壓器公司也與大同接洽尋求合作。
澳洲方面,大同現為當地礦業開發商的最大馬達供應商,提供中大型馬達設備,訂單穩定且持續成長,訂透過與日本商社合作,以日商品牌進行代工銷售,進一步擴大市占率。
東南亞市場進展包括已在越南設立業務據點,此外,大同在泰國的智慧電表業務也取得突破,預計2025年第三季開始交貨,馬達業務則配合重電設備,鎖定東南亞科技工業園區的需求。
不動產事業正推動多項資產活化計畫,包括大同莊園三期、大同新紀元及新豐采,三大項目合計可達數百億營收,其中最快大同莊園三期於2027年陸續貢獻。
至於旗下子公司大同智能,現今在手總發電度數3億度加上綠電轉供穩定營收約10億,2025年已簽約待轉供的綠電約為3958萬度,較2020年成長約五成。
有關大同遭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三年停權的進度,丁爾昆表示,已正式提出行政救濟的申請,而電力事業群內銷占比約為91%,外銷僅約8%,其中內銷大多來自台電,儘管受到停權,然並不認為是壞事,反而促使公司加速轉型與調整。
以台灣重電產業來看,其他廠商大多把產能集中在台電訂單,但台灣市場規模有限,競爭又激烈。對大同而言,自從今年4月起無法再接台電訂單後,反而更積極拓展海外市場,並主動開發國內民間企業的訂單,現在有更多資源與空間來接洽企業客戶,也確實看到訂單數量與占比都在增加。
展望後市,丁爾昆表示,大同在手總訂單約200多億元,出貨多來自去年或更早的訂單,包含配電變壓器等產品,因此2025下半年、2026年出貨並不會受到立即影響。
至於至2027年後,屆時若無法重新取得政府標案,出貨將可能受到衝擊。為了應對挑戰,大同已成立三家子公司,積極進行認證流程,盼透過子公司承接公部門訂單。此外,也同步強化海外市場開發。
大同累計2025上半年合併營收達235.52億元、大致持平去年同期水準;第2季單季營收130.1億元、季增23.5%、年增約2.6%。核心業務方面,電力業務的營收佔比從去年的26%成長至今年的28%;電子代工業務的營收佔比也從去年的37%增加至39%。
(圖片來源: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