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a 發達集團處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9-09 07:59

短評-食管補破網

去年10月爆發大統黑心油事件後,朝野兩黨難得聯手,在今年初立法院臨時會火速完成《食品衛生管理法》三讀修訂,衛福部還對外宣稱「可重振食安信心及秩序」,該項保證如今被餿水油給瞬間擊潰。
今年初《食管法》修法重點,仍在於大幅提高罰則,若攙偽或假冒最高可處5000萬元罰鍰,若致危害人體健康,最高可處7年刑期,當時衛福部希望藉此讓不良廠商「不敢」、「不會」也「不能」再從事黑心食品製造。
但顯然,從黑心油到餿水油,黑心廠商一再鋌而走險,除了暴利薰心,問題也出在法令制度仍不夠完善。要強化食安,絕對不能只靠提高罰則,還要有配套來落實。
例如,《食管法》修法後,授權主管機關建立「食品登錄平台」,這是源頭管控的機制,卻因項目太多,至今登錄僅完成一半、約5萬筆,這是行政怠惰,導致食安網未能落實。而《食管法》維持業者自主管理,業者應將其產品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自行或送交其他檢驗機關(構)、法人或團體檢驗,而非強迫送驗,更導致食安大漏洞。
畢竟,黑心廠商若要圖謀暴利,誰又會自投羅網、主動送驗?如何透過再一次修法,補強這一大漏洞,將是立法院新會期開議後,最優先的重要工作。
最後,則是第一線的查緝工作。這次爆發餿水油事件,禍首是郭烈成的地下工廠,4年來屢遭檢舉,屏東縣府各單位前後稽查10次,始終未能積極處理,才會釀成食安大危機。
所謂「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政府一方面除再次修訂《食管法》,補起食安漏洞,從中央到地方執行力更要全面繃緊神經,因為要搶救美食王國的形象,食安不容打折。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