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蔡 禁止登錄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3-10-17 10:55

4G頻譜競價狂飆誰獲益

工商時報 本報訊 2013年10月17日 04:10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主持4G頻譜競標,採用同步多回合上升拍賣制,十二個頻段的拍賣,到本週一已經累計280回合的拍賣,競標總權利金衝破900億元大關。此一拍賣制度的設計,以及業者不能空手而回的壓力,導致整個4G頻譜競標作業有如一列「只能衝刺、無法煞住」的火車,沒人知道如何終止飆勢。
通傳會過去曾經多次為了大哥大業者收費過高,具體要求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這三家電信業者調降資費,政策上擺出為消費者節省荷包的姿態。但是,在4G頻譜競標制度的設計上,通傳會卻站在消費者與電信公司的對立面,完全以獲取最高價為終極目標,就算樂觀估計整個標售過程會在兩周之後、投標達到360回合結束,總標金也必然突破1,100億元。
4G權利金狂飆的結果,對於將要營運的電信公司造成沉重的負擔。如果轉嫁給消費者,受害的是全體的國民;但是,如果不轉嫁給消費者,勢必無法獲利,甚至可能虧損,而這些電信公司的主要股東,原本就以政府基金、勞退等四大基金、交通部、所有的壽險公司以及龐大的退休族群為主。
以中華電信為例子,該公司的股東結構,十一個政府單位就持有38.31%股權,加上51家本國金融機構(主要是壽險公司)持有23%,光是政府與壽險公司的持股就已經高達61%。台灣大與遠傳雖然沒有大量公股,但是壽險與退休基金持股也超過4成。三家電信公司總市值超過新台幣1兆2千億元,成本暴增或是未來4G營運不如預期,很容易就會造成股東數千億元的損失。通傳會短期看似讓國庫瞬間進帳千億元,卻埋藏了政府與全體國民付出慘痛代價的地雷。
4G頻譜是公眾資產,理論上以最高效率的拍賣制度,賣出最高價格,似乎是將公眾資產價格極大化的合理選擇。但是,4G頻譜的買方,卻同樣都是國內的大眾,未來購入服務的買方幾乎全都是台灣本地的消費者,出價購買頻譜的公司股東,也是由政府、退休基金、全體國民組成的公司,因此4G頻譜拍賣,就必須在「稅收極大化」、「股東權益極大化」以及「消費者權益極大化」之間,尋求合理的平衡點。
部分歐洲國家採取同步多回合上升制度拍賣頻譜,但是歐洲的電信市場與台灣迥然不同。歐洲的電信公司有許多是跨國、甚至外國營運者,頻譜擁有者、消費者與電信公司的股東不像台灣高度重疊。此外,歐洲電信公司持股股東結構也與台灣不同,政府單位、本地的退休基金也不若台灣如此集中。而即使如此,使用同樣拍賣制度的捷克,今年三月都因為標價狂飆失控而喊停,延宕至今還未能完成,甚至引發電信公司與國家通訊局的訴訟官司。
今年三月,捷克採取同樣的制度標售4G頻譜,在四家電信公司持續提高標價下,權利金飆破10億美元仍無法停止。捷克國家通訊局主席最終取消競標,公開承認過高的權利金,將對高速行動服務造成負面的影響,不只消費者必須負擔更高的通訊費用,而且得標電信廠商勢必得犧牲服務品質與網路建構的速度,來彌補龐大權利金的成本。但是,捷克取消既有的標售之後,至今仍然無法完成新一輪的標售,而且因為又增加新的頻譜並且容許新的加入者投入競標,引發原有投標電信廠商提出法律訴訟,致使4G的服務未蒙其利,先見其害。
這次國內4G頻譜競標,權利金總額突破900億元,不只已經是底價的2.54倍,而且最熱門的C5頻段,15MHz標金達到242億,或正在不斷抬升價格,預估將要突破150億元的C1頻段,甚至只有10MHz 的C2、C3、C4,權利金標價也都向100億元挺進,早就超越德國、日本、美國、香港。以德國為例子,41塊頻譜總共拍出43.8億歐元;香港總共90MHz的頻段,也只收了15億港幣的權利金,都只有台灣的半價。密切觀察台灣電信市場的美林、麥格理等外資報告,普遍認為台灣的4G標金已經過高,不利於整體電信產業的發展。
4G雖然是行動通訊產業必走的方向,但是電信市場的發展必須與消費者需求密切結合。不會有點石成金的戲劇化情節,過去從2G、3G的經驗,達到損益兩平的期間都比預期更久。電信公司的頻寬與技術雖然都已完備,但是缺乏關鍵的革命性服務,消費者還是照樣停留在成本較低的舊系統,電信公司耗費巨大的投資,回收期限遙遙無期,營運與財務風險難以估算。
通傳會在採用同步多回合上升制度的時候,顯然只從頻譜拍賣價格極大化的單一角度來思考,採取了看似新潮的作法,卻忽略了可能侵害全民利益的效應。身處標案中的業者身不由己,誰也不敢踩煞車,為今之計,只有主辦的通傳會,或者更高層級的行政院,從國家整體利益的角度深入思考,斟酌改以彈性的方式化解4G權利金狂飆的危機。這是通過倒閣考驗後的江宜樺院長,第一道必須立刻處理的課題。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