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s/common/avatar.png)
-
文武 放長假2轉待命
-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11-07-18 16:57
趕走反復出現的噩夢 我們能控制自己的夢嗎
趕走反復出現的噩夢 我們能控制自己的夢嗎
136626
【英國《獨立報》6月21日文章】題:我們能控制自己的夢嗎?
《盜夢空間》只是好萊塢的胡編亂造嗎?離奇散漫的夜間神遊確實會受到我們的影響嗎?我們能夠學著做別樣的夢,趕走反復出現的噩夢,給白天解決不了的問題找到答案嗎?答案是肯定的。研究表明,利用現實和心理技巧,人們能夠影響自己的夢境,並利用夢境挖掘自己基本原封不動、龐大的潛意識。
哈佛大學醫學院心理學助理臨床教授戴爾德麗 巴雷特認為,所有人都有能力控制自己的夢。她說:“通過‘夢境孵化’的技巧來影響夢境是有可能的。如果你希望夢到某個對象,上床後就集中注意力在這個對象上。由於夢側重視覺,所以要想著與這個對象有關的一幅圖像入睡。”
巴雷特說,還可以在床頭櫃上擺一件代表希望夢到情景的物品或者一張照片。創造性利用夢境的另一個要素是:不要一醒來就跳下床。那樣的話,由於白天各種令人分神的事情會令你忘掉一半的夢境。“如果不能立刻想起夢中的情景,就靜靜地躺著,試試能否想起一星半點或者某個場景。有時,夢裏的前前後後就會一股腦兒地浮現出來。”
這種方法的目的是為了對睡眠時潛意識呈現的資訊加以利用。雖然難以確定潛意識與意識的比例,但心理學家估計,這個比例是9比1。
人們也許認為思考是最好的解決之道,但是意識的力量相對來說微不足道。一門心思地“反復琢磨”問題(一遍又一遍地想那些負面的或者煩心的問題),容易造成壓力、沮喪和焦慮的情緒。所以,把問題交給潛意識也許更健康,也更有成效。
巴雷特說:“如果我們被一個問題卡住了,被卡住的其實是我們清醒的線性思維。夢的力量在於它是一種不同的思考模式———對清醒時所採取的行動是一種補充和豐富。”
多數人喜歡做美妙離奇的夢,沒有人喜歡不斷做噩夢,或者從令人不安的夢中大汗淋漓地驚醒過來。如果你已為人父母,那麼更容易令人焦慮的是孩子受到噩夢的困擾。夢問題顧問德爾菲 埃利斯說:“小孩子不斷做噩夢,夢見自己被怪物追趕,是非常常見的。這種情況往往是在孩子逐漸成長、意識到自己在這個龐大世界的位置時發生的。”
那麼應該怎麼辦呢?她說:“試著問問孩子希望怪物是什麼樣子的。然後讓他們把怪物畫下來,戴著頭飾的或者是毛茸茸的粉色的。這樣做能有所緩解。”
這種技巧可以發揮出強大的威力———一種比較複雜的模式可以幫助人們解決創傷後心理壓力問題,有這種問題的人往往會夢見自己受傷時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