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雅慧/即時報導 2025-07-08 14:59 ET

圖為美國總統川普(右)2月於白宮會晤日本首相石破茂。(路透)
美國總統
川普近日發出14封
關稅通知信,還特別在社交平台上先公布給
日本首相石破茂、南韓總統李在明的信件,並稱對日韓兩國輸美產品徵收25%關稅,外界關注為何先點名日韓,大陸學者認為,川普先對重要盟友日韓出手,可以向其他貿易夥伴展示強硬姿態、釋放威脅信號。
第一財經報導,上海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院特聘研究員、上海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徐明棋分析,日韓既是美國的兩個重要盟友,也是對美貿易順差較大的國家,川普先對日韓出手,可以向其他貿易夥伴展示強硬姿態、釋放威脅信號。
上海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陳友駿分析,對日本課25%的關稅比原先24%還要高,代表川普對此前美日一系列談判中,日本的一些要價、態度等來說並不是非常滿意,且川普也在關稅談判上逐漸失去耐心。而要專門針對美國的訴求再給出一些更高的報價,對於當前的石破茂政府來說很難。「能確定的是,日美之間的要價都很『高』,所以導致談判遲遲未有結果。」他說。
而南韓態度又是如何?上海市朝鮮半島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朝鮮半島研究中心主任詹德斌分析,其實南韓政府並不急於達成談判,更多的是觀望日本、歐盟與美國談判的情況,畢竟日歐對於南韓而言都是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對手。「尤其在競爭激烈的汽車領域,韓國政府希望借自身特殊情況向特朗普政府『要時間』。」
陳友駿認為,當前的日本政府在應對川普關稅方面並沒有好的對策,只能以談判待變,盡量去說服川普政府,比如降低些稅率或者是給予一些豁免。
報導也指出,日韓雙方都各自有內部問題要解決,比如石破茂政府當前最關注的問題是7月20日即將舉行的參議院選舉;而李在明政府上任才剛滿月,至今仍忙於組建內閣。
而川普對日韓的動作也成為台灣的參考,值得注意的是,中經院院長連賢明8日在臉書上推測,川普應該想把日本、韓國和台灣一起談,放在類似的關稅區間。日本本來要做模範生,談完再找南韓台灣說比照辦理,沒想到石破茂比石頭還硬,南韓新總統則剛上任,反而是台灣最有誠意。「這讓台灣處於尷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