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endychang 發達集團總裁
-
來源:房產
發佈於 2016-04-07 12:41
鐵道經濟領航 中壢火車站展新風貌
2016-04-07聯合新聞網 林榮芳
綜觀南港車站、松山車站、台北車站、板橋車站,多鐵共構規劃及複合式商場進駐的成功案例,使人口流動增加,也帶動周邊商圈發達,鐵道經濟不容忽視,這股風向未來也將隨著機場捷運吹至桃園中壢。
進出人次排名全國第3的中壢車站,僅次於台北車站、桃園車站,被視為桃園最大轉運商圈。複製板橋、松山車站、南港車站的營運模式,即將通車的機場捷運線規劃於2018年延伸至「中壢新站」,原有的舊火車站站體將打造成為桃園市第一座雙鐵共構的複合式商業大樓;過去因受鐵路阻隔,常有前後站發展不均的現象,未來共構大樓將不再有前後站之分,前站的繁榮將往後站擴展延伸。
機場捷運綠線延伸工程,預計於2018年完工,屆時由中壢新站搭乘捷運,約12到15分鐘可達桃園高鐵站,20多分鐘到桃園國際機場,搭乘台鐵台北往返中壢約50分鐘,「中壢新站」迅速串聯起北北桃各大交通建設,成為「三鐵一空」的交通總樞紐。
另外,現在聚集在火車站周邊的客運總站,未來將遷至A21環北站設立簡易轉運站,大客運不再開進市區,也紓解了火車站周邊常塞車的困擾;開車族方面則可利用中壢及新屋交流道,銜接國道1號往台北及楊梅地區,未來五楊高架還將於校前路增設新匝道,屆時南來北往將更方便。
中壢火車站進出人次排名全國第3,但老舊的外觀卻凸顯不出一個直轄市車站應有的格局。
黃金地段便捷交通 知名建商後站推案
中壢火車站周邊飯店、餐廳、銀行、店家林立,發展完善,加上捷運機場線議題及「中壢新站商圈」願景,房市極具前景,但住宅案量卻不多。麗寶集團福容開發即於去年11月在中壢後火車站新興路旁推出先建後售成屋案「中壢京采」,相較前站人來人往的前站,後站則偏向較寧靜的住宅區,且有小吃、量販店、黃昏市場、夜市等,生活機能不成問題,待前後站打通後,步行能享前站繁華,也同時兼具後站最適居的住宅生活。
福容開發於4年前在中壢火車站推出第一期建案「中壢京站」,完銷後再推出34至64坪「中壢京采」。負責代銷的京東廣告協理王鼎升表示,近期大家最關心的莫過於建築安全與土壤液化的問題,桃園不僅屬非土壤液化區,此案更以2.6米筏式基礎深入地底,使用高耐震設計、高拉力鋼筋與高強度混凝土;麗寶集團在業界36年,旗下事業體眾多,買房子要買有信譽的建商,除了「中壢京站」外,桃園藝文特區的「麗寶芙蓉匯」也是麗寶集團在桃園的知名的代表作品之一。
中壢車站周邊店家眾多,熱鬧繁榮。
3字頭買雙鐵宅 區域客首購、換屋首選
「中壢京采」基地611坪,地上20樓、地下4樓獨棟建築,規劃150戶住家、3戶店面,主推34至39坪3房共140戶,另有10戶54至64坪4房的格局。該案距離火車站步行2分鐘,周邊有大潤發、家樂福、黃昏市場,開車3分鐘可達中原大學及夜市,可享受商圈便利性及滿足通勤族的需求。
目前火車站周邊10年內社區大樓已有2字頭行情,「中壢京采」靠著建商品牌與黃金地段的加持下,成為當地首購與換屋族群的理想產品。王鼎升分析,開價每坪34至39萬元,目前已銷3成,成交以區域客為主,約6至7成,其他縣市者多半也是具有地緣關係。
舊車站改造成雙鐵共構大樓後,新穎建築與城市綠化將提升商圈素質。示意圖/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政府工程進度緩慢無解 但重整願景不變
專家表示,台鐵中壢車站人流量大,周邊又有多個客運總站,環境發展雖成熟,相對的街景卻也略顯老舊。雖然機場捷運通車一再延宕,連帶也影響延伸線的通車進度,不論最後決定台鐵高架化或地下化,將老舊站體重建雙鐵共構複合式商場的「中壢新站」,以及改善交通、市容等,願景仍不變,周邊潛在捷運聯合開發區及優先推動都市更新街廓的計畫等都只是時間早晚問題,未來中壢新站的發展就會像現在北市的松山站、南港站般,帶動周邊街廓及商圈發展,呈現另一種新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