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s/common/avatar.png)
-
sllouh 發達集團稽核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1-02-18 07:27
今年經濟成長率 主計處小幅下修至4.92%
【聯合報╱記者許玉君/台北報導】 2011.02.18 03:05 am
主計處昨天雙雙下修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官員解讀,今年經濟成長動能將逐季下降,但不會有明顯的通貨膨脹現象。
主計處昨天公布國內最新經濟概況,雙雙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與物價年增率。其中,經濟成長率為4.92%,較元月預測下降0.11個百分點。消費者物價年增率為2%,也略低於上回預測的2.04%。
主計處第三局局長蔡鴻坤解釋,經濟成長率下修純粹是去年基期太高,去年經濟成長率高達10.82%,創下近24年以來新高。而物價年增率下修,是因新台幣升值幅度明顯,有效抵銷物價上漲壓力。
近日國內民生物價蠢動,蔡鴻坤分析,這回物價上漲壓力主要集中在食物與能源,屬於消費頻率很高的商品,「因為每天都用得到」,所以民眾對於漲幅感受不止2%。
但事實上,「比較沒有感受到的都在跌價」。蔡鴻坤表示,例如占消費者物價指數權重近兩成的房租,近年來幾乎沒有漲;政府控制的學雜費也沒有漲;消費性電子產品,如筆記型電腦、數位相機等價格更是連年下降。
累計消費者物價查價項目中,有多達4成比重的商品「不太會漲」,蔡鴻坤說,預估今年整體物價平均漲幅只有2%,不算很明顯的通膨現象。
至於今年的經濟概況,主計長石素梅指出,出口表現依舊是台灣經濟引擎,預估今年全年的海關出口金額可高達3,068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紀錄,較去年增加11.72%。
蔡鴻坤補充,今年經濟的成長動能以第一季最強,主要是因為去年第四季的強勁力道延續到今年,此後呈現逐季下降的情況。他分析,雖然今年出口維持暢旺,民間消費也緩步回升,但由於民間投資自第二季起,成長不若去年亮眼,才使得成長動能逐漸疲軟。